拼音fá jiāo
注音ㄈㄚˊ ㄐ一ㄠ
⒈ 谓破坏敌方与其他方面的联合。
⒈ 谓破坏敌方与其他方面的联合。
引《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汉书·息夫躬传》:“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
颜师古 注:“知敌有外交连结相援者,则间误之,令其解散也。”
宋 陈亮 《酌古论·马燧》:“以 燧 之才,而不思伐交之术,乃復请济师……卒以骄众失律。”
清 钱谦益 《送刘编修鸿训颁诏朝鲜》诗之十:“自古论兵贵伐交,出奇左掖捣奴巢。”
⒈ 从外交上战胜敌人。
引《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下政攻城。」
1、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伐兵,其。利德尔·哈特
3、别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得好,诗人能抵百万兵。
5、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6、鬼谷子重视言语所产生的力量,其运用在外交的伐交谋略就是建立在知彼知己的情报。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8、华盛顿的独立战争战略,既符合孙子的伐交思想,也符合孙子“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用兵之道。
9、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
10、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以“外交斗争”诠释“伐交”并不惬当,但由于功力不逮或自信不足,终不能恢复孙子“伐交”含义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