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功伐


拼音gōng fá
注音ㄍㄨㄥ ㄈㄚˊ

功伐

词语解释

功伐[ gōng fá ]

⒈  功劳;功勋。

引证解释

⒈  功劳;功勋。

《管子·明法解》:“如此,则羣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务多其佼,而不为主用。”
《史记·项羽本纪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明史·曹于汴传》:“国家三岁遣使者閲边,盛奬边臣功伐。”
清 戴名世 《范增论》:“彼 义帝 者素无功伐,岂惟 项籍 不用其命,天下诸侯亦未有用其命者。”

分字解释


※ "功伐"的意思解释、功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2、按《吕氏春秋》载,在商朝之际,汤与伊尹计谋功伐夏桀时,有个叫卞隋的名士,因拒行汤王之计而投水自尽。

3、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諠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4、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5、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6、项羽明明“自矜功伐,奋其私智”,却不准别人说他半个不字,把自己描绘成“一朵花”,结果自刎乌江;刘邦技不压众,才不惊人,竟能完成统一大业。

7、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的觉寤,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