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

词语解释
伐罪[ fá zuì ]
⒈ 讨伐有罪的人。
例吊民伐罪。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
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uprising; attack the tyrant and relieve th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
引证解释
⒈ 讨伐有罪者。
引《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
晋 潘岳 《西征赋》:“当 光武 之蒙尘,致王诛于 赤眉,异 奉辞伐罪。”
唐 韩愈 《猫相乳》:“北平王 牧人以康,伐罪以平。”
国语辞典
伐罪[ fā zuì ]
⒈ 讨伐有罪。
引《文选·潘岳·西征赋》:「当光武之蒙尘,致王诛于赤眉,异奉辞以伐罪,初垂翅于回谿。」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
近征讨
分字解释
※ "伐罪"的意思解释、伐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垂,伐罪吊民,于是乎在。
2、吾虽以顺讨逆,奉辞伐罪,但弱小在强大之间,恐无天命,卿不闻之也?
3、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4、于是,这老先生写了篇骈体文,咿咿呀呀的,满是“仁义之兵,吊民伐罪”之类的好话,大家觉得水平挺高,就送上来了。
5、即或吊民伐罪、镇压不臣,大军征战亦可因此而得邮路之便利,迅速调遣。
6、吊民伐罪是干涉主义的最高境界.美国需要与时俱进,事实上的确如此,美国版的吊民伐罪就是 “威尔逊主义” ,不过是一个大大缩水的吊民伐罪
7、城降三日,吏民从服,孩儿老母,人口万数,一旦纵兵放火,居心何忍?汝系宗室子孙,尝居吏职,奈何亦为此残虐?仰视天,俯视地,未必相容,大非朕伐罪吊民的初意呢!
8、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
9、李天顺无道,勾结蛮族,侵我魏国国土,本侯吊民伐罪,被迫攻打平城。
10、去岁朐山大歼丑类,宜为京观,用旌武功;但伐罪吊民,皇王盛轨,掩骼埋胔,仁者用心。
11、中山先生吊民伐罪,领导革命,终于推翻了千年来的封建主义。
12、北伐中原,吊民伐罪,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乃国父未竞之事业。
13、周武王吊民伐罪,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14、此为谣传,宋军进入占城吊民伐罪,遭遇顽固分子激烈抵抗,只好镇压之。
15、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16、今孤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
17、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
18、近奉天伐罪,天剑斜指,尽斩魔皇麾下七十万众,闻我联合界某高层自恃显贵,无视古约,私涉凡界,简拔非神,朕当亲来,与战神共商界事。
19、子牙不久东征,吊民伐罪,独夫授首,又谁能挽此愆尤也!
20、明面上的大义是——曹操东征徐州,是奉天子明诏,伸张大义,铲除凶逆,吊民伐罪。
相关词语
- yōng fá庸伐
- cān fá参伐
- fá dé伐德
- kè fá克伐
- kǎn fá砍伐
- méng fá蒙伐
- gōng fá功伐
- fá tàn伐炭
- fá shēng伐生
- guó fá国伐
- líng fá陵伐
- míng fá明伐
- fá rén伐人
- mén fá门伐
- jiāo fá交伐
- làn fá滥伐
- fá shān伐山
- fá shù伐树
- sì fá四伐
- cán fá残伐
- pàn zuì判罪
- bái zuì白罪
- fá zuì罚罪
- chī zuì吃罪
- bèi zuì背罪
- duàn zuì锻罪
- dài zuì戴罪
- qǐng zuì请罪
- huò zuì祸罪
- yǒu zuì有罪
- zuì xìn罪衅
- àn zuì按罪
- dé zuì得罪
- zuì shēn罪身
- àn zuì案罪
- jiàng zuì降罪
- dǎo zuì蹈罪
- fàn zuì犯罪
- zuì míng罪名
- gōng zuì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