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ǔ bīng
注音ㄗㄨˇ ㄅ一ㄥ
⒈ 仗恃军队。
⒈ 仗恃军队。
引《左传·隐公四年》:“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
杜预 注:“恃兵则民残。”
《周书·异域传上·宕昌羌》:“﹝ 羌 酋﹞与 渭州 民 郑五丑 扇动诸 羌,阻兵逆命。”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代戴郑伯伐取之》:“则其阻兵肆暴,未有若此之甚者也。”
1、今曹操阻兵安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2、每闻遣师,征讨不息,阻兵安忍,殊乖所望。
3、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
4、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
5、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
6、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7、奉玉虚宫元始天尊之命,让我转告你,周武王伐纣乃是天命,姜尚率领大军即将入关,你不得阻兵。
8、今阻兵於此,众将受干戈之厄,三军耽不测之忧,使六十万军士,抛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