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āi zǔ
注音ㄘㄞ ㄗㄨˇ
⒈ 因猜忌而有隔阂。
⒈ 因猜忌而有隔阂。
引《北齐书·李元忠传》:“时朝廷离贰,义旗多见猜阻。”
《旧唐书·突厥传下》:“百姓又分为 黄姓、黑姓 两种,互相猜阻。”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之四:“大度寧猜阻,羣言自中伤。”
清 戴名世 《<戴氏宗谱>序》:“自三代之衰,礼乐崩坏,皆废古忘本;骨肉之恩薄,涣然无所统纪,往往疑贰猜阻,见於父子兄弟之间,而况於疎远之属乎?”
1、由是中外复有猜阻,人情恟恟,士民不敢解衣寝者数日。
2、尔硃兆与尔硃世隆等互相猜阻,世隆卑辞厚礼谕兆,欲使之赴洛,唯其所欲,又请节闵帝纳兆女为后;兆乃悦,并与天光、度律更立誓约,复相亲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