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

恶阻


拼音è zǔ
注音ㄜˋ ㄗㄨˇ

繁体惡阻

恶阻

词语解释

恶阻[ è zǔ ]

⒈  谓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⒉  中医病名。特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择食或食入即吐等。

引证解释

⒈  谓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宋诗纪事》卷九六引 宋 陈郁 《话腴》:“朝来不喜餐,必恶阻也。”

⒉  中医病名。特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择食或食入即吐等。

《医宗金鉴·诸气·四七汤》:“妇人有孕喜吐者,名曰恶阻。”

国语辞典

恶阻[ è zǔ ]

⒈  消化不良,不想吃东西。

⒉  中医上指妇人受孕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

分字解释


※ "恶阻"的意思解释、恶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妊娠呕吐,中医称之为“恶阻”,主要是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2、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3、孕妇脾胃不和,有湿热者,多见气机不畅,也每见舌苔满舌而白腻,故此也为患妊娠恶阻之特有舌苔。

4、妊娠恶阻之病理为脾胃虚弱、胃气失于和降,反随冲气上逆,或肝胃不和引起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

5、以仲景小方治疗妊娠恶阻为例,介绍其临床应用体会。

6、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泄泻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

7、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吐、浮肿等病症。

8、3、妊娠期、妊娠恶阻及产妇也应少食月饼,以免伤阴耗液、消化不良和影响胎孕及产后恢复。

9、总结了针灸治疗妊娠恶阻的进展。

10、13、柚皮水煎服,每日三次,治妊娠恶阻及产后腹痛。

11、首先,妊娠期应避免食辛温燥火的食物,以免伤阴耗液和影响胎孕,妊娠恶阻还应避免食用有腥臭和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12、此外,针灸、敷穴、穴位注射、药膳、芳香疗法对妊娠恶阻的治疗亦有相关描述。

13、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恶阻引起的脘腹胀闷,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浑身无力,倦怠思睡等症。

14、又有行气安胎之效,常用于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等,一般可与白术、苏梗等同用;若胎动不安而偏于热者,则可佐以黄芩。

15、这个方子叫“定呕饮”,专门用来治疗孕妇恶阻,效果很好。

16、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吵、浮肿等病症。

17、痫、精*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18、若有妊娠恶阻者,则更应忌用油腻、腥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19、介绍了妇科痛经、恶阻、暴崩昏厥、经闭的针药结合治验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