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

词语解释
兵部[ bīng bù ]
⒈ 古时官署名,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长官为兵部尚书,有时称为武部,清末改为陆军部。
英Department of War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魏 置五兵尚书,至 隋 改兵部尚书,历代王朝皆沿用其制,至 清 末改为陆军部,后又增设海军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国语辞典
兵部[ bīng bù ]
⒈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三国魏置五兵尚书,隋唐时设立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之政。
英语Ministry of War (in imperial China)
法语Ministère de la Guerre dans la Chine féodale
分字解释
※ "兵部"的意思解释、兵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朝廷任命邢大人为*弯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少子少保,以及赏三眼花翎,赐穿黄马褂,其封赏虽说前无古人、殊荣之极,但却也是名实相符,令人心服口服。
2、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3、挂衔兵部尚书和右副都御史的湖广巡抚赵可怀,立即提讯被捕各犯。
4、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
5、跟随李成梁带铁岭宣旨的兵部官员,很明显得到了何心隐的托付,临走的时候将众人的家眷全部带到广宁,那里是辽东总兵府衙的所在地。
6、干脆,您老人家去锦衣卫吧,好歹有份工资拿,比在兵部拿钱塞狗洞等实授要强。
7、陈碧娘的丈夫姓许名汉青,福建晋江东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进士擢迁兵部尚书郎许稷的裔孙,中进士后授为文信郎。
8、兵部尚书罗勇对着吏部尚书史进说到。
9、每小队有一随军文薄官,大队有一文参官,负责军功登记和分发饷银,多为户部与兵部直派,但军中主将却对其有生杀之权。
10、现半山道观之前的古牌坊上正背两面“飞来禅寺”和“十九福地”的大字,是明末兵部尚书张镜心手迹。
11、1896年6月6日,荣禄带领兵部员外郎裕厚、兵部候补主事陈夔龙、步兵统领衙门学习笔帖式廷夔前往天津。
12、皇上所荐大才,老臣只惧把如此少年英才置于兵部不能扬其所长!老臣抖胆,求皇上收回成命!
13、前昔寇兵部为放出太子,至今还羁囚狱中,但他乃忠义之臣,况救太子亦有功于陛下,缘何反将此忠义贤臣囚禁下?是理所不该也。
14、明代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万世德曾驻兵于此.
15、由一个小小的狄道典史,一升山东诸城知县,再升南京户部主事,三升刑部员外郎,四升就升进了兵部武选司。
16、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17、当时,清廷兵部对出征罗刹召开了专门会议,从林氏宗谱中记载的“兵部议会稿”中可以看出,这次出兵,林兴珠率副将3名、参将3名、游击2名,计官兵400名。
18、苏彦有皇子和奉令节调宛州的兵部文书,只有他才能支使的动淮上城的县尉,有李糜从旁协助,也不会出乱子。
19、我曾祖范璁,正德年供事兵部,嘉靖三年大同五堡兵变,乱军引鞑靼游骑至居庸关,璁急奏皇上。
20、同时对钱师爷献策有功,岳和声当场给以褒奖,超升钱同钱与光,巡抚衙门赞画,授七品,报备兵部。
相关词语
- zhàng bīng帐兵
- bīng wēi兵威
- bīng shāo兵梢
- bīng wèi兵卫
- zhōng bīng中兵
- zhì bīng治兵
- tiān bīng天兵
- zhěng bīng整兵
- rǒng bīng宂兵
- fā bīng发兵
- bīng xiàng兵象
- bīng sǐ兵死
- pì bīng辟兵
- bīng yíng兵营
- bīng tóu兵头
- bīng rèn兵刃
- wáng bīng王兵
- zhí bīng直兵
- bīng shǐ兵矢
- bīng xiǎn兵燹
- bù yuán部元
- xī bù西部
- bù fèn部分
- bèi bù背部
- bù yǐn部引
- zhāng bù章部
- bù zhǎng部长
- bù bié部别
- èr bù贰部
- běn bù本部
- zuò bù作部
- bù shǔ部属
- wài bù外部
- bù kuǎn部款
- zhī bù支部
- bù dān部单
- zuò bù坐部
- bù lì部吏
- lǐ bù礼部
- bù dū部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