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

词语解释
宪法[ xiàn fǎ ]
⒈ 根本大法。特指国家、社会的根本法规和原则的系统或总体,它决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并保证给予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规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
英constitution;
引证解释
⒈ 公布法令。
引《集韵·去愿》:“《周礼》:县法示人曰宪法。后人因谓宪为法。”
⒉ 法典,法度。
引《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姦,国之宪法也。”
汉 蔡邕 《太傅文恭侯胡公碑》:“周览六经,博总羣议,旁贯宪法,通识国典。”
宋 苏辙 《汝州谢上表》:“尧 舜 相受,常怀善继之心;父母兼容,深照不逮之实。稍宽宪法,特许省循。”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自初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孤立一意,不受请謁。”
⒊ 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引毛泽东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⒋ 效法。
引清 方东树 《<切问斋文钞>书后》:“其恉以立言贵乎有用,故辑近代诸贤之作建类相比,以备经世之略,大约宪法 吕东莱,其用意固甚美矣。”
国语辞典
宪法[ xiàn fǎ ]
⒈ 在一国之内,规定国家体制、政府组织、人民权利义务的基本法,称为「宪法」。
⒉ 法度。
引《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
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分字解释
※ "宪法"的意思解释、宪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上个月颁布了一部新宪法。
2、宪法规范是宪法学基本范畴之一。
3、美国的政体是基于成文宪法,宪法由最高法院作出解释。
4、类似的,英国人一直逗没有处心积虑地要制定一部严格限定的宪法,因此,不同于许多国家,英国并不存在体现于任何一个文件中的成文宪法。
5、政客们随身携带必备的袖珍版宪法。
6、不论国家是以何种形式侵害人民之宪法权利,只要实质上已经侵害到人民宪法权利之核心,该国家所为侵害即应为宪法所禁止。
7、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8、反乎此者,有宪法不联合之国,如瑞典、挪威则分离矣;有宪法不完全之国,如土耳其、埃及则衰弱矣;有宪法不平允之国,如俄罗斯则扰乱无已时矣。
9、“母法”是理解中国宪法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其含义是宪法为普通立法提供依据。
10、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11、“母法”观念妨碍了宪法至上的实现,对我国目前的宪政与法治建设特别是宪法修改也存在消极影响。
12、我国宪法序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问题,是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组成部分,同宪法一样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3、为此,受教育权成为多数国家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
14、宪法结构应当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体例科学.
15、然而,这份得到所有领导人认可宪法草案,在2005年法国与荷兰的公投批准上却遇到阻力,为欧盟宪法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16、宪法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17、整个党章立足于维护2008年宪法。
18、宪法赋予了他一些权力。
19、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突出宪法宣传主旋律,弘扬宪法精神,塑造法治信仰,为法治江苏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20、1952年的军事政变废弃了1923年宪法,当时埃及的法律学者以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为基础,开始设计一部共和政体的宪法。
相关词语
- dà xiàn大宪
- héng xiàn恒宪
- fǔ xiàn抚宪
- xiàn mìng宪命
- jiǎn xiàn简宪
- wéi xiàn违宪
- shuāng xiàn霜宪
- dé xiàn德宪
- xíng xiàn刑宪
- xiàn fǎ宪法
- shí xiàn时宪
- xiàn wū宪乌
- xiàn tái宪台
- xiàn zhāng宪章
- fēng xiàn风宪
- lì xiàn立宪
- lǐ xiàn礼宪
- jūn xiàn军宪
- xiàn zhǔn宪准
- gǔ xiàn古宪
- fǎ xué法学
- fǎ tiè法帖
- fǎ yī法医
- fǎ shì法事
- fǎ wú dìng fǎ法无定法
- zhāo fǎ着法
- bù fǎ不法
- dǎ fǎ打法
- fǎ zǐ法子
- hù fǎ护法
- fǎ jiè法界
- fǎ bǎo法宝
- fǎ jiā法家
- fǎ dù法度
- rěn fǎ忍法
- fǎ huì法会
- fǎ láng法郎
- zǔ fǎ祖法
- niǎn fǎ捻法
- fǎ lǐ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