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 xiàn
注音ㄉㄚˋ ㄒ一ㄢˋ
繁体大憲
⒈ 旧时府吏对上司的称呼。
例联启禀赴各大宪。——《广州军务记》
英superior; boss;
⒈ 清 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
引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臺宴集之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更兼动了公事,申请大宪,和那婆娘奏请旌表,乞恩准其建坊。”
《廿载繁华梦》第三六回:“现在大宪奏准查办,你们想已知道了。”
1、又说,张文祥的妻子罗氏,为人诱拐潜逃,让张文祥追了回来,但人虽未失,卷逃的衣物为奸夫带走了,一状告到巡抚那里,马新贻认为此是小事,不应烦渎大宪,状子不准。
2、“当时在罗马人民的两个阶级之间如果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分歧意见,那么后来通过伟大的大宪官和解时代,它就连同其他不平的泉源给一并消灭了”。
3、他在朝中交游很广,遇名公巨卿、部卿大宪吉庆之事,纷纷赠言相贺,地位超然,可见一斑。
4、“朦混大宪”,就是说李秀成用计骗曾国藩,为幼天王等作掩护。
5、初七日上午九点钟,周中丞请往南关武备学堂教场阅操,省各大宪均到陪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