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

词语解释
太师[ tài shī ]
⒈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导太子之官。
英Grand Tutor;
引证解释
⒈ 古三公之最尊者。 周 置,为辅弼国君之官。
引《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孔 传:“师,天子所师法。”
秦 废。 汉 复置。后代相沿,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亦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之官。参见“太傅”、“太保”。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孔 传:“师,天子所师法。”
⒉ 古代乐官之长。
引《国语·鲁语下》:“昔 正考父 校 商 之名颂十二篇於 周 太师。”
韦昭 注:“太师,乐官之长,掌教诗、乐。”
《荀子·乐论》:“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
汉 班固 《东都赋》:“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
⒊ 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君瑞 敬身,太师忙答。”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三折:“太师一一问根芽,小生也曾得志贯京华。”
⒋ 复姓。 周 有 太师疵。见《史记·周世家》。
国语辞典
太师[ tài shī ]
⒈ 职官名。三公之最尊者。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
引《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
《三国演义·第八回》:「本欲留将军止宿,恐太师见疑。」
⒉ 古代乐官之长。掌管乐律。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
分字解释
※ "太师"的意思解释、太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都督,我奉太师之令名你快速赶到洛阳,和太师一起迁都长安!
2、武王即位,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任辅相,召公、毕公等人左右辅佐武王,按照文王生前的安排承继他的事业。
3、这套12张生肖红木镶玉太师椅是由上海鸿运斋制作的,具有浓郁的清代宫廷乾隆时期。
4、然后来到他面前,就见他袖子一抖,变出一把太师椅来,他大模大样的往椅子上一坐,想摆摆谱。
5、鲁太师的确博识,靠海渔猎还是比较艰难,白家只是一个中型家族,已经没落很久了。
6、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
7、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
8、朝堂之外,丁忧在家的包拯被一道密诏召唤回京,为躲太师耳目,一路轻装简行,不料,路遇古刹之时,却……
9、闻太师力战黄天化,又见折了三人,无心恋战,掩一鞭,暂回老营。
10、李白虽则才大气高,遇了这等时势,况巨内翰高情,下好违阻,贺内翰写了柬帖,投与杨太师、高力士。
11、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12、书房中只有蔡京一人,形格势禁之下,太师老爷也只好纡尊降贵做一回侍候的老书童了。
13、之前慑于闻太师的名声,一时失计,不曾想到。
14、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
15、待杜太师下朝回到家中,见到墙壁上的二十四字,其意颇深,一时难解;命门役将水洗了。
16、太师放心,我等决不辜负皇上和太师的希望,齐心协力辅佐皇上,诛灭阉党,为大明江山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17、学士大人一时忽略,陷于不知,何不到京中太师门下赔罪一番,必然回嗔作喜。
18、太师进府,将二十四字细细推详,穷究幽微,终是莫解。
19、这位大哥需要学学如何乘坐飞机,不应该把坐在家里太师椅上的感觉带到飞机上。
20、他就是当今平章、参知政事贾似道,听说太子即位后还要加太师呢。
相关词语
- tài guò太过
- tài xué太学
- tài cháng太常
- tài shǐ太史
- tài shèn太甚
- tài wèi太尉
- tài xiá太霞
- tài shǒu太守
- tài pín太嫔
- tài wú太无
- tài yǐ太乙
- tài xuán太玄
- tài níng太宁
- yí tài tài姨太太
- tài rèn太妊
- tài míng太冥
- tài zhāo太昭
- tài kōng太空
- tài mò太漠
- tài yé太爷
- chú shī厨师
- bào shī暴师
- bīng shī兵师
- dà shī大师
- chē shī车师
- fù shī覆师
- dōu shī都师
- ā shī阿师
- shī shī师师
- yī shī医师
- shī fù师傅
- yào shī药师
- lǎo shī老师
- cóng shī从师
- jì shī技师
- diào shī钓师
- běn shī本师
- shī mèi师妹
- lǜ shī律师
- ruì shī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