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性

词语解释
民性[ mín xìng ]
⒈ 人的天赋本性。
引证解释
⒈ 人的天赋本性。
引《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
《荀子·大略》:“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淮南子·泰族训》:“圣人治天下,非易民性也。”
《艺文类聚》卷五二引 汉 王粲 《儒吏论》:“是以博陈其教,辅和民性,达其所壅,祛其所蔽。”
分字解释
※ "民性"的意思解释、民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原始宗教是指宗教的初级阶段,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自然性、平等性、全民性为特征。
2、它的衰败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预示着国民性的丧失。
3、在第一章里,概括了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背景及渊源.
4、棒球运动是美国全民性的运动。
5、文艺创作应坚守真正的人民性立场,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观念现实的关系。
6、如何看待日本是一个大题目,题目可以做大,比如说:日本的国民性如何?是集团主义呢,还是礼仪之邦呢?谈古论今是一份答案,从身边的琐碎小事说起也是一份答案。毛丹青
7、对某些群体来说,英国国民性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8、1902年梁启超开办《新民丛报》,从这个半月刊的刊名,大约可猜测梁启超还是把国民性改造视为“第一急务”了。
9、第四章则对其国民性改造思想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
10、还有人认为长沙“其民性则决烈而劲直”,“性之所染亦多豪犷桀骜之态,往往健讼之日闻而逋赋之交织”。
11、而对人性弱点的剖露,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对美好人性的歌咏又使作家对人生这部大书的解读富有深度和韵味。
12、本文旨在对其改造国民性思想做一系统整理,以揭示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13、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与其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14、***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与国民性改造意识是他发动“文化大*命”的真实原因,也是他一贯的立场和基本观点。
15、老舍“文协”时期的不少作品,还延续了早期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16、吾国民性最驯,惟薄于守法习惯,余望国民共守本国法律,习之既久,则道德日高。
17、是新时期全国体育战线的工作者们对全国运动会的最高标榜,高度体现了体育的人民性和参与性。
18、本文通过对北野武人生经历、主要作品特点的梳理,力求在国民性和个性化之间解读北野武。
19、棒球运动是美国全民性的运动.
20、由于这场文化论战在文化观念的阶级本质上缺乏人民性,因而它不可能真正从文化科学上回答三十年代“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大命题。
相关词语
- bì mín弊民
- fù mín富民
- bǎo mín保民
- qiáo mín侨民
- mín fēng民风
- cūn mín村民
- guó mín国民
- mín yuè民乐
- mín qíng民情
- wǎng mín网民
- bì mín痹民
- chuán mín船民
- mín yòng民用
- píng mín平民
- bèi mín备民
- mín zú民族
- zǎi mín载民
- zì mín字民
- mín shì民事
- mín sú民俗
- guàn xìng惯性
- líng xìng灵性
- cuì xìng脆性
- cái xìng材性
- chéng xìng成性
- niào xìng尿性
- xuè xìng血性
- zuò xìng作性
- shuǐ xìng水性
- dé xìng德性
- bǐ xìng笔性
- biē xìng憋性
- jí xìng急性
- ào xìng傲性
- fó xìng佛性
- xìng gǎn性感
- lǐ xìng理性
- xìng zhì性质
- tán xìng弹性
- gòng xìng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