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

佛性


拼音fó xìng
注音ㄈㄛˊ ㄒ一ㄥˋ

佛性

词语解释

佛性[ fó xìng ]

⒈  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⒉  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看“佛性禅心”。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涅槃经》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北齐书·杜弼传》:“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此迺泥土瓦砾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⒉  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佛性禪心”。

国语辞典

佛性[ fó xìng ]

⒈  成佛的潜能。

《五灯会元·卷七·长生皎然禅师》:「僧问:『古人有言,无明即佛性,烦恼不须除?如何是无明即佛性?』」

英语Buddha nature

法语la nature de Bouddha

分字解释


※ "佛性"的意思解释、佛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来说明 明心见性 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则通过“诚”――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

2、然而于实相中,伊喜措嘉与我们自己的佛性并无分别。

3、佛祖也说,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人人可以成佛;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悟道只有先后、顿渐之分,并无优劣和等级之别。

4、成道的人真的是纵欲过度,所以我称他们为左巴;他们真的是纵欲过度——所以最后他们明白里面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反复地体验它,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在那个点上,他们就开始探索其它的东西。那把他们引向佛性、领向成道。奥修

5、(佛性)没有文字可以描述它,没有例子可以指出它;轮回没有使他更坏,涅槃没有使他更好;它未曾生,它未曾死;它未曾解脱,也未曾迷糊;它未曾存在,也未曾消灭;它毫无限制,它不属于任何类别。索甲仁波切

6、翠竹黄花皆佛性,清池皓月照禅心。

7、第四部分:余论:从“般若性空”到“涅槃佛性”。

8、画不尽一山青,唱不出一树绿,写不出一花红。吹不响翠竹一枝,拾不起黄花一瓣,也找不到白云深处,寻不了流水去处。正所谓: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白音格力

9、就是佛性

10、禅茶是采用严格的融于佛法的生产加工工艺,经过特殊的茶艺表演,从而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门用茶。

11、关于佛性:如果你已经有冰块,你不需要再去寻找水。

12、粗茶淡饭,素食斋饭,最能修身养性,心平气和,心旷神怡。忍,是告诉你三思而后行,切勿急躁,切勿怨恨。我今将一切思想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这个是佛性否?答:非佛性,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

13、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慧律法师

14、当自性、佛性、妙用、气与物质分离时,构成躯体的物质也分别散离,各自回复它们本来的面目矣!

15、而爷爷的意识特殊,还沾有一丝佛性,所以可使得一般阵法发挥出十二层的威力,不然爷爷怎会觑视这小集经!这般理由,你可曾满意?

16、事实是,你失去了和你的生命能量、你的佛性,你的灵魂的连接。

17、我们唯一有把握的是我们自身的佛性

18、在古老的教导中,它被称为内在的基督,或是你的佛性

19、你一直在避开。每个人一直试着避开佛性,但是你迟早你会对躲起来、逃开你自己感到疲倦。迟早你会坐下——一个禅坐垫或没有坐垫——安静地,平和的,然后突然间爆发了。而这就是你一直寻找好几世的。奥修

20、并且认为一阐提人没有佛性,不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