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

词语解释
保民[ bǎo mín ]
⒈ 安民;养民。
⒉ 保护人民。
引证解释
⒈ 安民;养民。
引《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国语·周语上》:“至于 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韦昭 注:“保,养也。”
《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
颜师古 注:“保,养也;陈,施也。”
⒉ 保护人民。
引《左传·昭公十八年》:“子大叔 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 陈拱,非 宗旦 事也。”
分字解释
※ "保民"的意思解释、保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保民官不仅不是朝廷命官,反而是为保护平民利益专门监督和对抗各级官吏的。
2、邓保民,邵阳县黄塘公社蛇湾大队人,家庭出身地主,本人成分学生,解放初参加工作,在县粮食局搞储运。
3、罗马共和时期设立了平民保民官,其在保护平民阶层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丰富的启示。
4、今年8月,镇党委*记张保民跑到河南农大,请教授来考察;几位教授指导各保养场青储秸秆按比例搀兑野果和玉米喂羊。
5、这种职责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戒赌防盗、保民治安、修桥补路、恤贫办学等等,救灾自然也是其众多职责之一。
6、第六,贵义,行侠仗义,天道苍苍,扶弱锄强,保民安康。
7、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8、尽管国民党军队宣传说,征枪捐是为了剿匪保民的,但是人们不信这一套,因为事实证明这是某些人聚敛钱财的一种手段。
9、、建言献策的能力,增强“关注民生、履职为民”的本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谋民富、解民忧、促民和、保民安竭智尽力。
10、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
11、10月,清政府做出让步,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承认日本入侵*弯是“保民义举”,赔偿白银50万两。
12、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13、眼下朝庭正当用人之际,这样的人不杀一警百,如何安境保民?如何平灭叛贼?请皇爷毋要犹豫,不判他斩首之罪已经是天恩宽大了,何况三千里徙刑乎?
14、令人愤慨的是,东平警方不但没履行警察应尽的安境保民的职责,反而成了地痞的保护人,千方百计为他们打掩护,开脱,帮他们逃避法律的惩罚。
15、屋大维曾做了一段时间的执政官,然后是总督,最后是保民官.
16、到西周,神本主义思想发生动摇,一切以“人事”为重,主要表现在奉行敬德保民思想,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开明*制。
17、北票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主要任务,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六联六帮”系列实践活动。
18、日本政府与清朝缔结《北京专约》,清承认日本的行动为保民之举,赔款50万两。
19、贵州商务厅成立“抗凝冻、保民生”应急指挥中心,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和省地两级商务主管部门一日两次抗灾救援调度会制度。
20、我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赤胆忠心,保国保民,岂能苟且偷生!
相关词语
- wǔ bǎo五保
- bǎo shì保释
- bǎo hù保护
- bǎo bǎo保保
- huán bǎo环保
- bǎo wèi保卫
- bǎo jié保洁
- bǎo shī保师
- bǎo shuì保税
- bǎo zhòng保重
- bǎo fú保福
- biān bǎo边保
- bǎo běn保本
- bǎo chéng保呈
- bǎo gū保辜
- què bǎo确保
- bǎo xiū保修
- bǎo xiǎn保险
- bǎo ér保儿
- bǎo dòu保斗
- zhōng mín中民
- fù mín富民
- rén mín mín zhǔ zhuān zhèng人民民主专政
- bīng mín兵民
- liáng mín良民
- mín yuè民乐
- mín zhái民宅
- mín zhī mín gāo民脂民膏
- mín qíng民情
- bà mín罢民
- wǔ mín五民
- mín bàn民办
- chuán mín船民
- guó mín国民
- zhì mín治民
- báo mín薄民
- mín xiào民校
- yóu mín游民
- bìng mín病民
- mín zhǔ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