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

德性


拼音dé xìng
注音ㄉㄜˊ ㄒ一ㄥˋ


德性

词语解释

德性[ dé xìng ]

⒈  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清·刘开《问说》

moral character;

⒉  同“德行”(déxíng)

disgusting;

引证解释

⒈  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

《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郑玄 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
孔颖达 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孔子 所定‘三百篇’……皆所以宣畅和平,涵泳德性,移风易俗。”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盖其德性粹正得之天,而襮其真於外者,於文其大端也。”

⒉  品性;品质。

清 李渔 《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沈从文 《绅士的太太》:“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
王鲁彦 《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⒊  方言。指不入眼的模样、品行。含有轻蔑意。参见“德行”。

曹禺 《日出》第三幕:“胡四 ……你瞧见这个么?大爷有的是洋钱。可就凭你这德性(向 黑三 ),一个子也不值!”

国语辞典

德性[ dé xìng ]

⒈  自然至诚的本性。

《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唐·孔颖达·正义:「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⒉  道德品性。

《儒林外史·第一〇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品德 道德 德行

⒊  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

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英语moral integrity, (coll.)​ revolting behavior, CL:副[fu4]

法语(famil.)​ comportement révoltant, intégrité morale, morale, moralité

分字解释


※ "德性"的意思解释、德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臭真德性,那司机开车溅我一身水。

2、这时是不是每个人都知书达礼德性完备?

3、德性伦理是伦理学基本的理论类型和基本的道德评价体系之一。

4、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之外,也是道德。

5、有人狡计挖走我们的市场主管,面对这种德性困难,她举办了剧烈的思惟斗争。

6、孔非不信其他三杰也和剑豪一个德性

7、知识与德性的分离最令人震惊的表现就是哲学家的人格分裂。

8、德性乃人的道德主体,孟子在这一方面显发的特别著名。

9、公正德性是一种个体德性,但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德性,因此可以称之为“非个体的个体德性”。

10、而广泛质疑这次袭击的理智型和道德性则不在委员会的调查职责之内。

11、塑造平民化自由人格一靠个人重视实践和三观教育、强化文化熏陶、化理论为德性

12、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弗兰西斯·培根

13、但是他的思想始终跳不出儒家德性优先的理论旨趣,守成复古意识很强。

14、当一个女子具有全部的爱情和德性时,她是需要同情的!拉罗什富科

15、浏览普通网站,跟和朋友聊天一个德性

16、然后,冷不丁的这些视觉上的德性,你看它们好像它们是艺术。

17、私德是个人修身、个人在处理与家庭成员关系和其他私人关系时的德性;私德是公德的基础;

18、强制检测的道德性经常受到争议。

19、虽然说他们从光音天来,但是逐渐都失去本有的德性与智慧,只有一点点知觉性存在。

20、谁能找到一个有德性的妇女?她的价值远胜过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