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

词语解释
四世三公[ sì shì sān gōng ]
⒈ 东汉·袁绍,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
引证解释
⒈ 东汉 袁绍,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
引《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高祖父 安 为 汉 司徒。自 安 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后汉书》曰:“安 字 邵公 …… 章帝 时至司徒,生 蜀郡 太守 京。京 弟 敞 为司空。 京 子 汤,太尉。 汤 四子:长子 平,平 弟 成,左中郎将,并早卒; 成 弟 逢,逢 弟 隗,皆为公。”
《三国演义》第五回:“操 曰:‘ 袁本初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汉 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分字解释
※ "四世三公"的意思解释、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袁家虽是四世三公,名望无人能及,然那袁绍少主见,遇大事犹豫不定,能得才而不能用才,有何可虑?
2、袁绍凭借他“四世三公”的这样一个优势,一个家族的优势,结交了很多的人,做出一副折节下士、礼贤下士的样子,干什么呢?
3、在前往观鱼亭的路途中,线奶奶给外甥女和小外甥讲解了“四世三公”的故事。
4、想想也是,身为阉宦之后的曹操家底自然无法和四世三公的袁绍相比了,得了徐州这个粮仓后还是缺粮,可见世家的势力有多么庞大。
5、有以中常侍张让为首的阉宦一党,以袁槐、杨彪四世三公为首的朝臣世家一党,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一党,还有王允、蔡邑、郑玄、皇甫嵩等清流人士为首的北军、清流派。
6、吕布虽曾刺董,但其背主求荣之举,屡见不鲜,袁绍,虽有四世三公累累盛名,但观其心志,竟有不臣之意,而曹操,虽为丞相,其所行乃是王莽之举。
7、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他振臂一呼,马上就拥有了极强的实力。
8、原来那个英俊威武,气势不凡的人就是四世三公,门吏遍天下,势倾朝野的官宦世家出身的袁绍袁本初,传闻袁绍生得英俊威武。
9、袁绍四世三公,雄踞河朔,名震天下,实力强盛,并且能折节下士。
10、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对高干子弟,不过仗着老子娘的余荫,依赖先人光荣,在那里食采封邑,衣冠盛事,其实不过尸位素餐罢了。
11、确实,就算是被公认为冢中枯骨的袁术,也不是只靠着自己家四世三公的招牌成事的,所以说三国的水真的很深,很深。
12、袁绍是四世三公的高门子弟,年青时候飞鹰走马、强抢民女,无所不为。
相关词语
- sì tuī四推
- sì wàng四望
- sì zǎi四仔
- sì guó四国
- sì yín四垠
- sì xiāng四相
- sì miàn四面
- sì xué四学
- sì wèi四位
- sì zhǒng四种
- sì yǎn四衍
- sì xiū四休
- sì xíng四行
- sì tóng四同
- sì tiān四天
- sì sì fāng fāng四四方方
- sì xián四弦
- sì tǐ四体
- sì xù四序
- sì jué四绝
- dùn shì遁世
- bì shì避世
- ruì shì瑞世
- rén shì人世
- shì shì逝世
- dù shì度世
- shì jiā世家
- rù shì入世
- jīn shì今世
- fēng fēng shì shì风风世世
- shì shì世世
- kuàng shì旷世
- dù shì渡世
- bì shì弊世
- shì shàng世上
- bì shì必世
- qù shì去世
- shì shì dài dài世世代代
- chāo shì超世
- ǎn shì晻世
- sān bèi三倍
- sān dié三叠
- sān shì sān yǐ三仕三已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jiā三家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zhì zhèng quán三三制政权
- sān xìn sān mù三衅三沐
- sān yù三豫
- sān yī sān shí yī三一三十一
- sān zhāng三张
- sān dào三道
- sān sān jié三三节
- sān chéng三成
- sān sì三四
- sān yuè sān rì三月三日
- sān jìng三迳
- sān guó三国
- sān xǐng三省
- sān guǐ三轨
- bù gōng不公
- gōng mǎi gōng mài公买公卖
- gōng guó公国
- gōng yáng公羊
- bàn gōng办公
- gōng zhòng公众
- gōng sù公
- lǎo gōng gōng老公公
- gōng fēn公分
- gōng yǒu公有
- gōng sù公诉
- gōng bào公报
- gōng sī公司
- gōng cái gōng wàng公才公望
- gōng ān公安
- gōng shǔ公署
- gōng huì公会
- gōng wù公务
- gōng sūn公孙
- gōng yuē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