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yáng

公羊


拼音gōng yáng
注音ㄍㄨㄥ 一ㄤˊ
词性名词
港台公綿羊

公羊

词语解释

公羊[ gōng yáng ]

⒈  《公羊传》的简称。

⒉  复姓。战国齐人有公羊高,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引证解释

⒈  《公羊传》的简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於 丘明 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説,而更肤引《公羊》、《穀梁》,适足自乱。”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 邹、夹 之传。”
罗惇曧 《文学源流》:“汉武帝 立《公羊》於学宫, 宣帝 立《穀梁》。”

⒉  复姓。 战国 齐 人有 公羊高,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国语辞典

公羊[ gōng yáng ]

⒈  动物名。指雄性的羊。

⒉  复姓。如春秋末鲁有公羊高。

⒊  公羊传的简称。参见「公羊传」条。

英语ram (male sheep)​

德语Bock, Ziegenbock (S, Bio)​, Widder, Schafbock (S, Bio)​, Gongyang (Eig, Fam)​

法语bélier

分字解释


※ "公羊"的意思解释、公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五日要献公牛九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2、该名称字面意思是“阉过的公羊”。

3、公羊也有自己的名字,公羊叫什么?

4、这只公羊生的羊羔好。

5、第七日要献公牛七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6、听命胜于公羊的脂油。

7、唐朝没有四书五经,有九经,《礼记》与《左传》为大经,《诗》、《周礼》、《礼仪》为中经,《易》、《尚书》、《公羊传》、《?梁传》为小经。

8、第六日要献公牛八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9、刘逢禄不仅是清代公羊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也是公羊思想的奠基者,更是春秋公羊学的复兴者。

10、几只羔羊偶尔的咩咩叫并没影响5000只公羊的俯首就范。

11、’第七日要献公牛七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12、对《公羊传》专书语法的研究,无疑能够给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提供极为有力的佐证。

13、他象征着男人的气概,公羊和雌鹅是他的神兽。

14、本文即是在这一理论前提之下,着重探讨汉代公羊学的“预表”特征。

15、我要把肥牛作燔祭,将公羊的香祭献给你。又把公牛和山羊献上。

16、以蒋庆先生为代表的“大陆新儒家”继以公羊学为颂扬对象,尽力发掘公羊学的思想资源。

17、会众所奉的燔祭如下,公牛七十只,公羊一百只,羊羔二百只,这都是作燔祭献给耶和华的。

18、还有一块是一只回头的公羊

19、在户外,它是孜孜不倦、宁为玉碎的狗,任何事物都不会令边境牧羊犬退怯,它们勇于追捕任何一只发狂的公羊

20、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