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避世


拼音bì shì
注音ㄅ一ˋ ㄕˋ


避世

词语解释

避世[ bì shì ]

⒈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retire from the world;

引证解释

⒈  逃避尘世;逃避乱世。

《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
《后汉书·儒林传上·洼丹》:“王莽 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
唐 李颀 《渔父歌》:“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续范亭 《休养不到一年身体大进喜赋》诗:“休养非避世,山居如老僧。”

国语辞典

避世[ bì shì ]

⒈  摆脱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隐居不问世事。汉·应劭也作「辟世」。

《战国策·秦策三》:「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
《风俗通义·卷三·愆礼》:「长沮丈人,避世之士。」

出世

英语to shun the world

分字解释


※ "避世"的意思解释、避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像《史记滑稽列传》中所载东方朔等人,避世于朝廷间,形象猥琐,游戏庙堂,状若优伶,但却不流世俗,不争势利,嘻笑怒骂,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2、这词中之意,你不能不懂,你若愿与我在此避世隐居,那便答以下阕。

3、,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班马文章宝马香车兵强马壮避世金马。

4、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四方供养?

5、“浮家泛宅”式的避世情怀,对现代人是太过矫情吧?但是大围山的水,却并不感伤也不轻浮。

6、刚来日本几年的,回国或归心似箭、兴师动众,早已定居日本的,回国或平淡无喜、避世绝俗。

7、十七年后,这位裹着小脚的母亲又领着我,瞒册地回到这避世离俗的山格里,为了延续毛家的后代。

8、可是叶秋奇偏偏来了这避世离俗的伏羲山问道,的确让秦川十分的不解。

9、出世、遁世、避世、入世,反映了中国历代各种处世的思想,也表现了一些迷惑和探索。

10、哼,我师山林隐士,避世大贤也,你们没听过倒也平常,不过山长肯定是认识的,我的名贴上乃我师名款。

11、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

12、书名读来似有避世的意味,实则是作者自谦,借“闲书”的窗口暂时逃出“荒江野老”的学术研究象牙塔,“溜出去长长地透一口气”。

13、您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避世者”。

14、母爱是什么呢?我给不出确切的定义,我只知道出生避世之前她就急切的等待着我,在我成长中呵护着我,环绕纠缠着我,这种爱甚至是渗渗入渗出入我每一个毛孔,直至耗尽她自己,而我却很晚才懂得。

15、吾愿留学归国诸君,稍稍留意于社会事业,而勿以考试为终南捷径,作金马门避世之想,则国事或尚有望乎!

16、当您心情低落的时候,与朋友畅谈一番也是鼓舞士气的一个不错的方法,甚至,当你有产生避世的想法时,为什么不给你的朋友打个电话,约会一下、喝个咖啡呢?

17、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班马文章宝马香车兵强马壮避世金马。

18、他的才华如此灿烂,可是他把光华全部收敛起来,避世绝俗,遁入空门。

19、而且更容易记住:你已经形成了一个难忘的印象,一些吵闹的车轮吵醒避世的人在河边钓鱼,是不是?

20、其所接受的佛道思想主要是消极的一面,因而产生的影响也主要以追求闲静、避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