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避世


拼音bì shì
注音ㄅ一ˋ ㄕˋ


避世

词语解释

避世[ bì shì ]

⒈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retire from the world;

引证解释

⒈  逃避尘世;逃避乱世。

《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
《后汉书·儒林传上·洼丹》:“王莽 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
唐 李颀 《渔父歌》:“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续范亭 《休养不到一年身体大进喜赋》诗:“休养非避世,山居如老僧。”

国语辞典

避世[ bì shì ]

⒈  摆脱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隐居不问世事。汉·应劭也作「辟世」。

《战国策·秦策三》:「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
《风俗通义·卷三·愆礼》:「长沮丈人,避世之士。」

出世

英语to shun the world

分字解释


※ "避世"的意思解释、避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世人遂分两支,一支享尽人生,或寻山问水,清高避世,或娶妻生子,享尽酸甜苦辣。

2、这与消极避世,超脱孤寂的古代文人画创作是截然不同的。

3、对于像夏洛蒂·勃朗特这样一个隐居避世的人来说,这部小说无疑是一个奇怪的产物。

4、公孙述连征命,待以高位,皆托青盲以避世难。

5、他的才华如此灿烂,可是他把光华全部收敛起来,避世绝俗,遁入空门。

6、书名读来似有避世的意味,实则是作者自谦,借“闲书”的窗口暂时逃出“荒江野老”的学术研究象牙塔,“溜出去长长地透一口气”。

7、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

8、昆仑派提倡避世,无欲无为,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潜心修行,因此昆仑门人都不为世俗名利所扰,飘然若仙。

9、其所接受的佛道思想主要是消极的一面,因而产生的影响也主要以追求闲静、避世为主。

10、当您心情低落的时候,与朋友畅谈一番也是鼓舞士气的一个不错的方法,甚至,当你有产生避世的想法时,为什么不给你的朋友打个电话,约会一下、喝个咖啡呢?

11、“浮家泛宅”式的避世情怀,对现代人是太过矫情吧?但是大围山的水,却并不感伤也不轻浮。

12、有人说,佛境是虚渺空芜的,那只是消极避世之人所寻求的寄托,这世间的事原本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白落梅

13、不合作,以死抗争不值,因此他们或隐于山林,或躬耕垄亩,或佯狂避世

14、锦绣垂着头微红了脸,她偷偷看一眼温倾止,避世绝俗的淡然。

15、乔吉散曲中有积极入世的儒士思想,又有消极避世的隐士情怀。

16、贫僧只是想问施主,施主避世,只为不容于世,然则设若今有太平盛世,施主还会避与世外吗?

17、而且更容易记住:你已经形成了一个难忘的印象,一些吵闹的车轮吵醒避世的人在河边钓鱼,是不是?

18、当地有着乡村气息,长久以来一直是城市居民的避世之所。

19、迪金森和艾米丽·勃朗特很相似,她也自认为她们俩是同道中人。迪金森很避世,一有人来访,她那标志性的穿着白色长裙的身影就会急急地逃开。

2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班马文章宝马香车兵强马壮避世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