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xǐng

三省


拼音sān xǐng
注音ㄙㄢ ㄒ一ㄥˇ

三省

词语解释

三省[ sān shěng ]

⒈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three ministries;

引证解释

⒈  省察三事。

《论语·学而》:“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 《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讨沉攸之尚书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 谢谠 《四喜记·月桂同攀》:“孝名儿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⒉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自 南北朝 至 唐,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新唐书·百官志一》:“初,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⒊  借指朝廷决策机构。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诗:“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⒋  特指我国东北三省。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红旗飘》:“齐心合力打 日本,收回三省救同胞。”

国语辞典

三省[ sān xǐng ]

⒈  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三省[ sān shěng ]

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为隋、唐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分字解释


※ "三省"的意思解释、三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东北三省冬天真冷,户外滴水成冰。

2、曹孝义的家在长武县相公镇相公村,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

3、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三省交汇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4、自我评价: 每日三省吾身,闵于行,而好于学,不耻下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三县交界点,是一处名为“三省坡”的山峰,因横跨湘桂黔三省区而得名。

6、横连纵合,辐射赣鄂皖三省;熙来攘往,波及都彭鄱数邑。

7、惟东三省火车道,以及开挖五金矿诸务,准于换约后即时便宜施行。

8、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及东北三省美展、省展,并多次获奖。

9、每日三省,是恶当惊;闻过则喜,知错必改。

10、第二,三省的盲动主义错误比较少.

11、龙润人“一日三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12、自登第后,胡三省在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的勘校工作。

13、东北三省的事实,承认中国对东北三省的领土主权,但又为日本开脱罪责,竭力渲染日本在东北三省的特殊地位,主张对东北三省实行日本享有特殊地位的国际共管。

14、安乐城地处泛华帝国南方,是泛华帝国南部三省七大五级城市之一,也是舞羊省省会.

15、草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地上。

16、他们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里。

17、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发展步伐相对落后于其它沿海省市。

18、至此,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全部沦陷,3000万同胞沦入敌手。

19、三省吾身:结了婚的男人就该把自己犯的错全忘了.

20、清代的驻防八旗,大体上可分为畿辅驻防、东三省驻防、各省驻防和新疆驻防四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