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拼音bǐ jì
注音ㄅ一ˇ ㄐ一ˋ

繁体筆記
词性名词 动词


笔记

词语解释

笔记[ bǐ jì ]

⒈  用笔所做的记录。

听课笔记。
记笔记。

note;

⒉  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a type of literature consisting mainly of short sketches;

笔记[ bǐ jì ]

⒈  用笔记录。

take down;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称散文为笔,与韵文相对时,称笔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 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温太真 之笔记,循理而清通,亦笔端之良工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⒉  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内容大都为记见闻,辨名物,释古语,述史事,写情景。其异名则有随笔、笔谈、杂识、札记等。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烧掉房子的事,据 宋 人的笔记说,是开始于 蒙古 人的。”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三:“现在引 明 人笔记一则为例。”

⒊  用笔记录。亦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 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土改队员和一些认得了多少字的人……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
孙犁 《秀露集·新年为天津团讯作》:“读完一本书,要作一点笔记,以加深你对这本书的印象。”

国语辞典

笔记[ bǐ jì ]

⒈  随笔记录的文字。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札记

⒉  记录。

如:「上课笔记」、「演讲笔记」。

⒊  一种文体。大抵杂记见闻、辨订俗譌、或综述古义。

宋·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分字解释


※ "笔记"的意思解释、笔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认为记笔记的最好方法是记在页边的空白处,而不是记在笔记本上。

2、关于心理学考研学习笔记的分析为什么要做笔记?

3、自动区分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键盘类型,并自动敞开台式键盘数字指示灯,笔记本键盘则为关闭情况。

4、华硕认为,长期而言,迷你型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规模将能够与目前的笔记本市场媲美。

5、如果你遵循了下面的步骤和提示,那么你将不仅仅学会如何做笔记,而且会学会如何记将帮助你应用知识和保留信息的笔记

6、新款超薄型笔记本电脑价格最低约在500美元左右,而普通笔记本电脑价格约为其两倍。

7、如果在笔记中写了一个人的名字而引发一名在笔记中没写上名字的人死亡,那么在笔记中有名字的人会死于心脏麻痹。

8、笔记本电脑,闪存,一致圆珠笔,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一副眼镜,手机,保湿液,…噢,太多了。

9、学校发言人道格拉斯·杨辩解称,他们仅仅使用该功能寻找丢失的笔记本,在14个月里他们使用此功能42次,找回28台笔记本。

10、在人类世界使用笔记,即使名字未被写进笔记内,有时也会影响人的一生或缩短本来的夀命。

11、本文按内容将其分为二类:记宋末元初事情的笔记、综合性的笔记及专记一方面的笔记

12、当你点击列表中无效笔记本图标左侧的小三角,会显示共享笔记本同步状态的附加详细信息。

13、达尔文一生都有在衣服口袋里装硬皮小笔记本的习惯,他过后会将记在小笔记本上的想法和观察记录誊写到大一些的笔记本中。

14、使用笔记纸或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在你的laptop或tablet,从你记笔记那张纸的左边界折叠(分两列——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

15、实际上,大卫·西里就是用“自创的”做笔记方法:她在笔记本中间画一道线,线的一侧写阅读课文笔记,另一侧记老师讲课的内容。

16、有关死亡笔记的事情即使是死亡笔记的死神也可能有很多不知道。

17、如果您使用复选框符号作为笔记标记,那么您可以通过取消选中标记来对笔记进行后续操作。

18、如果其笔记没有凭依的死神而被人类所有时,只要触碰笔记就能凭依在该人身上。

19、后来,有了笔记本电脑,情况有所改观了,但是厚重的笔记本提在手上,真的很累赘。

20、随着犹特人(utes)男篮队开始训练,一些人在小巧的Moleskine笔记本上做起了笔记,其他人则在查看打印出来的固定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