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赴汤蹈火赴汤蹈火的意思
tāngdǎohuǒ

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

词语解释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

⒈  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楚越之俗好勇,则有赴汤蹈火之歌。——北齐·刘昼《新论》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be ready to risk one's own life; 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

引证解释

⒈  敢于投入沸水,跳进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参见“赴水火”。

《三国志·魏志·刘表传》“説 表 遣子入质”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嵩 对曰:‘……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每感重恩,恨无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汤蹈火。”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他早已盘算好,他既不能正面的赴汤蹈火的去救国,至少他也不该太怕敌人的刀斧与皮鞭。”
亦作“赴汤跳火”、“赴汤投火”。 《金瓶梅词话》第八八回:“小夫人説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説不去?”
《三侠五义》第十二回:“小人受 侯爷 大恩,别説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亦省作“赴汤火”。 《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清 黄宗羲 《瘦庵徐君墓志铭》:“浙 西白粮,僉民转运……充是役者,若赴汤火。”

国语辞典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ào huǒ ]

⒈  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也作「赴蹈汤火」、「赴汤投火」、「赴汤跳火」、「蹈赴汤火」。

《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傅子》:「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粉身碎骨 奋不顾身 出生入死 杀身致命

分字解释


※ "赴汤蹈火"的意思解释、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了革命的胜利,革命前辈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2、"为了你,我可以赴汤蹈火,公爵夫人。"亨利勋爵鞠着躬回答。

3、她的恋人侯朝宗为抗清扶明不惜赴汤蹈火、奔命呼号的时候,恰恰正是苟延残喘而。

4、云飞,我今天把沈家交给你,以后孙二娘听你驱策,为沈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5、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赴汤蹈火,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6、为了祖国的利益,我愿赴汤蹈火

7、为了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8、你准备跟随美国队长去赴汤蹈火吗?

9、"为了你,我可以赴汤蹈火,公爵夫人。"亨利勋爵鞠着躬回答。

10、白木前辈,请传授莫晨绝世功法,血刃仇人,报仇雪恨!事成之后,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11、你知道,伊丽莎白,就是赴汤蹈火我也和你在一起。

12、无论怎样,这一次,我承了你的情,以后,你有什么事,我绝对赴汤蹈火!因为,我不喜欢欠人情!

13、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

14、我兄妹誓为跃刀门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15、国家有难,我们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16、所以我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了,我一定会竭尽所能达成目标。

17、此时如梦初醒,有负大人盛德,若蒙恩赏收留,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18、谨遵教主圣谕,东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万载,我等愿誓死效忠教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9、我决不怕到地狱里去赴汤蹈火,只要最终能够洗净罪孽。

20、蒙主公如此看重,越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