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赴汤蹈火赴汤蹈火的意思
tāngdǎohuǒ

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详细解释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百科解释赴汤蹈火,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的前进。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自始至终,寂然无声。乃使执法往报吴王曰:‘兵已整齐,愿王观之,惟王所用。虽使赴汤蹈火,亦不敢退避矣。’”

出处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例子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

注音ㄈㄨˋ ㄊㄤ ㄉㄠˇ ㄏㄨㄛˇ

繁体赴湯蹈火

正音“赴”,不能读作“pū”;“蹈”,不能读作“tāo”。

感情赴汤蹈火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辨形“蹈”,不能写作“滔”、“倒”。

辨析赴汤蹈火和“出生入死”;都表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在程度上重于赴汤蹈火;赴汤蹈火偏重在不畏艰险;一般用来表示决心和愿望。

谜语

近义词出生入死

反义词贪生怕死

英语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defy all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俄语готóв в огóнь и в вóду

日语水火(すいか)の中に飛び込(こ)んでいく。〈喻〉いかなる危険や艱難をもいとわない

德语für jn durchs Feuer gehen

法语braver tous les périls(courir tous les risques pou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的意思解释、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惶恐不安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儿女之情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荜路蓝蒌 筚路:柴车。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课嘴撩牙 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踽踽凉凉 见“踽踽凉凉”。
成妖作怪 怪:妖怪。变成精灵妖怪危害人间。
刻足适屦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将本求利 用本钱谋求利润。
海说神聊 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
蒸蒸日盛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大桀小桀 桀:古代暴君夏桀。指程度不同,本质相同。
拣佛烧香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覆海移山 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少安勿躁 少:略微;安:安定;躁:急躁。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
不爽累黍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有征无战 谓不战而胜。
救死扶危 救护生命垂危者,照顾危亡者。
七郤八手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勇于自责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淹贯精微
绳营狗苟 蝇营狗苟yíngyíng-gǒugǒu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地逐食腐物,像狗那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比喻有些人像苍蝇和狗那样为了一己私利而到处投机取巧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唐·韩愈《送穷文》
棠苎襕衫 古代士人的一种衣服。
小惠未遍 一点小的恩惠,不能使所有的人。
恩礼有加 形容程度不断增加﹐越发展越厉害。形容大大超过。
不赀之禄 花费的钱财不计其数。
安忍阻兵 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昂然挺立 高高地直立,抬头挺胸地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