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敢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例子明·李贽《焚书·答耿司寇》:“是以犯颜敢谏之士,恒于君臣之际,而绝不闻之朋友之间。”
基础信息
拼音fàn yán gǎn jiàn
注音ㄈㄢˋ 一ㄢˊ ㄍㄢˇ ㄐ一ㄢˋ
繁体犯顔敢諫
感情犯颜敢谏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近义词犯颜苦谏、犯颜极谏、犯颜进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解释)
- 闪烁其词(意思解释)
- 饮水知源(意思解释)
- 高人逸士(意思解释)
- 举眼无亲(意思解释)
- 刮肠洗胃(意思解释)
- 一元复始(意思解释)
- 光阴荏苒(意思解释)
- 裘马轻肥(意思解释)
- 以眦睚杀人(意思解释)
- 济困扶危(意思解释)
- 瑶林玉树(意思解释)
- 江山之恨(意思解释)
- 朝三暮二(意思解释)
- 晓行夜宿(意思解释)
- 食饥息劳(意思解释)
- 留芳百世(意思解释)
- 缄舌闭口(意思解释)
- 撼地摇天(意思解释)
- 深恶痛嫉(意思解释)
- 谴责小说(意思解释)
- 撮角亭子(意思解释)
- 装蟒吃象(意思解释)
- 事修傍兴(意思解释)
- 三尺童儿(意思解释)
- 麻姑掷豆(意思解释)
- 黄中内润(意思解释)
※ 犯颜敢谏的意思解释、犯颜敢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拜倒辕门 |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业绍箕裘 | 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
贪生怕死 |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
心虔志诚 |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
赏同罚异 |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
五十步笑百步 | 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
附声吠影 | 比喻盲目附和。 |
日久岁深 | 岁:年;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
与世沉浮 | 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
解衣推食 |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
请自隗始 | 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
陷入僵局 | 指僵持的局面。 |
如兄如弟 |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
荒渺不经 | 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
哀告宾服 |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
褒贬与夺 |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
讨流溯源 | 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
之死靡它 |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
朝章国典 | 见“朝章国故”。 |
芝残蕙焚 | 芝、蕙:都是香草,比喻贤德之士。比喻贤德者的亡逝或遭贬。 |
燕颔虬须 | 见“燕颔虎头”。 |
抱关执籥 |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摩厉以需 | 见“摩厉以须”。 |
速记记号 | 速记中代表文字的记号。 |
班家女师 | 指东汉女史学家班昭。班昭曾入宫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故称。 |
山高遮不住太阳 | 旧时比喻晚辈居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长辈。 |
亲如一家 | 相互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