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敢谏的成语故事

拼音fàn yán gǎn jiàn
基本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出处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暂未找到成语犯颜敢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犯颜敢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表里相应 | 《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
忠心赤胆 | 清 李渔《比目鱼》:“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抑恶扬善 | 汉·刘向《新序》:“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起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
嫁祸于人 | 《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
抗颜为师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
赏罚严明 |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
家生子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我又比不得是这里的家生子儿。” |
万世不易 | |
亡国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