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饮水知源饮水知源的意思
yǐnshuǐzhīyuán

饮水知源



饮水知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详细解释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饮水知源[yǐnshuǐzhīyuán]

    比喻不忘本。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并附与诸公书〉三三则之三零:「凡正今日之所蒙被,孰匪师翁教育所及,饮水知源,敢忘所自。」

    百科解释饮水知源是汉语词汇,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出处宋·陈宗礼《广州光孝寺大鉴禅师殿记》:“口诵心惟,向慕而依归。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乎哉!”

    例子清·洪亮吉《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仲远一记,既导美于太康,彦季全编,殊有功于处叔,饮水知源,抚柯求叶,亦沈约、魏收之祖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shuǐ zhī yuán

    注音一ㄣˇ ㄕㄨㄟˇ ㄓ ㄩㄢˊ

    繁体飲水知源

    感情饮水知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饮水思源、饮水辨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饮水知源的意思解释、饮水知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闻风而动 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风:消息。
海北天南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钟离委珠 钟离:汉钟离意,曾任尚书之官;委珠:抛弃珍珠。指钟离意拒绝接受不正当的财物。比喻不受赃,拒收不义之财。
月章星句 形容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骋耆奔欲 谓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
箪食壶浆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拖金委紫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片词只句 同“片言只字”。
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负险不宾 犹言负固不服。
拍案而起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破奸发伏 揭露隐藏的坏人。
不祥之兆 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
凿凿有据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大桀小桀 桀:古代暴君夏桀。指程度不同,本质相同。
正直无阿 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神飞色舞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打破陈规 打破:突破;陈规:陈旧的规章制度。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忘乎其形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长安少年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拈花摘叶 拈:用指取物;花: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超然自引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通人达才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三薰三沐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侃侃誾誾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吞花卧酒 指赏花饮酒,游春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