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姿质


拼音zī zhì
注音ㄗ ㄓˋ

繁体姿質

姿质

词语解释

姿质[ zī zhì ]

⒈  天资;禀赋。

⒉  谓形貌。

引证解释

⒈  天资;禀赋。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所谓文学高第者,智略能明先生王之术,而姿质足以履行其道。”
姿,一本作“资”。 《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 汉 王逸 注:“姿质鄙钝,寡所知也。”
《北史·僭伪附庸传·慕容宝》:“宝 姿质雍容,柔而不断。”

⒉  谓形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初,婢埋时,年十五六,及开冢后,姿质如故。”
《魏书·序纪·平文帝》:“姿质雄壮,甚有威略。”
唐 薛调 《无双传》:“又於窗隙间窥见 无双,姿质明艷,若神仙中人。”

国语辞典

姿质[ zī zhí ]

⒈  姿态气质。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分字解释


※ "姿质"的意思解释、姿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可见纵然被认为是高洁的象征,也还是要经常的洗涤,才能永葆这爽洁的姿质

2、我曾氏兄弟如今侥幸身居高位,天赋姿质都不算很高明,全靠勤学好问来求得精明。

3、十一、陈三立的姿质峻洁、贬斥义利、风骨凛然,晚清到民国的政坛文苑,稍知其名者无不啧啧赞佩。

4、不过,珠儿即使身穿土布袍子,满地打滚地玩,弄得衣服破烂、硬梆,她的姿质仍是照样完美。

5、不过,珠儿即使身穿土布袍子,满地打滚地玩,弄得衣服破烂、 硬梆,她的姿质仍是照样完美。

6、其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7、后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

8、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

9、“西子小小”暗示徐湘涵生长在美丽的杭州,同时也寓意着徐湘涵有西施和西湖她们都具有的天然的美的姿质

10、杨玉环为隋朝宗室后裔,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有人进言杨氏“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公爹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册封为贵妃。

11、陈三立的姿质峻洁、贬斥义利、风骨凛然,晚清到民国的政坛文苑,稍知其名者无不啧啧赞佩。

12、权妃是《明史·后妃传》中唯一有记载的朝鲜女子:“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姿质禾农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