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自知


拼音zì zhī
注音ㄗˋ ㄓ


自知

词语解释

自知[ zì zhī ]

⒈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know oneself;

引证解释

⒈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 鲁昭公 曰:‘吾何僭矣。’”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孤於 公瑾,义犹二君,乐 胤 成就,岂有已哉?迫 胤 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明 宗臣 《报刘一丈书》:“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也并不全不自知其丑,然而他不愿意改正,只希望随时消掉,不留痕迹,剩下的单是美点。”

⒉  自然知晓。

《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 达巷 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国语辞典

自知[ zì zhī ]

⒈  自身知晓、明白。

《三国演义·第九回》:「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
《老残游记·第二回》:「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著眼睛,听他怎样。」

分字解释


※ "自知"的意思解释、自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2、三个徒弟追到河底,妖怪自知不是对手,闭门不出。

3、第四个原因是哲人本身缺乏自知之明。

4、苦恼常属于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5、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以为是。

6、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7、爱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8、就如上校,胡子沾上蛋包饭而不自知

9、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10、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11、总的来讲还是一叶知秋,春江水暖,冷暖自知

12、良骏自知征程远,不用扬鞭自奋蹄。

13、你很有自知之明。

14、那捕头自知说错了话,忙喏喏连声出去了。

15、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

16、自爱和自知是两回事。雨果

17、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18、所谓“旧书不厌有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9、这次院领导换班,他再不“让贤”,就没有自知之明了。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