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

词语解释
资治[ zī zhì ]
⒈ 致治。
⒉ 资助修治。
引证解释
⒈ 致治。
引《新唐书·陆贽传》:“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脩也。乱或资治者,遭乱而能治也。”
《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风俗,急於资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见。”
⒉ 资助修治。
引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坏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资治其寺。”
分字解释
※ "资治"的意思解释、资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断断续续的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搜集史料,这段历史比较影像和谐,史料很少,只有《资治通鉴》稍有记载,毕竟吃人在哪个朝代都不好听。
2、总结历史经验,提供资治,为现实服务.
3、《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的记录与之类似,均不见“逊位”。
4、分析可以发现,它通过赋予小说资治的功能,将“小说”由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普通词语转变为具有正面价值的文类概念。
5、比如赤壁之战,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3)。
6、之意,改《通志》为《资治通鉴》,附朕亲笔书序一篇,勉之,励之,钦此。
7、《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
8、丹释此不为,颐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资治通鉴》)。
9、《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与二十五史相为表里的纪载典章制度文献的史书,则有《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通常称为“十通”。
10、在城市史研究中,“资治”和“通鉴”本该是一对并重的关系,但是很多时候两者反而形成了悖论。
11、共有三本,一本是《物宝天华》,一本是《资治通鉴》,还有一本是《寒玉玄冰真气》。
12、, 总结历史经验,提供资治,为现实服务.
13、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治通鉴》进行哲学解读入手,重新鉴别中国哲学特质,扩大中国哲学的研究视野,以全新的角度对中国哲学有所认知。
14、《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二,元丰七年正月辛酉条。
15、不多,只看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看了,还有外国的剑桥系列,图书馆只有这些。
16、本程序包含繁体版《资治通鉴》。
17、”以史为鉴、资治通鉴,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历史的昨天、现实的今天、未来的明天,恰恰形成三点一线,所以可以鉴古知今、彰往察来。
18、季平是从特定条件下研读《资治通鉴》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
19、关于王衍和杨芷的关系,无论《资治通鉴》还是《晋书》,抑或《通典》,《北史》,均无记载。
20、《资治通鉴》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我们要求的大学校长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相关词语
- juān zī捐资
- gōng zī工资
- jiè zī藉资
- fēng zī丰资
- fǔ zī斧资
- zī pǐn资品
- xīn zī薪资
- zī liào资料
- guān zī官资
- dào zī盗资
- hé zī合资
- jiǎo zī脚资
- chì zī斥资
- zhēn zī贞资
- cùn zī寸资
- fàn zī饭资
- jī zī积资
- hái zī还资
- jiè zī借资
- dú zī毒资
- zhěng zhì整治
- zhì zhōng治中
- pì zhì辟治
- zhì wǎn治晚
- fán zhì烦治
- fù zhì覆治
- míng zhì明治
- diǎn zhì点治
- wén zhì文治
- tiáo zhì调治
- zhì wǎn治晩
- chū zhì出治
- jiù zhì救治
- chéng zhì城治
- diǎn zhì典治
- biàn zhì辨治
- wán zhì玩治
- bǎo zhì保治
- guǎn zhì管治
- zhàng zhì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