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zhì

出质


拼音chū zhì
注音ㄔㄨ ㄓˋ

繁体出質

出质

词语解释

出质[ chū zhì ]

⒈  出为人质。

⒉  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⒊  把东西典当出去。

引证解释

⒈  出为人质。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退师。

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三月,克之…… 潘尫 入盟, 子良 出质。”

⒉  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晏子 没十有七年, 景公 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⒊  把东西典当出去。

清 方苞 《将园记》:“其后定居 土街,宅出质,园无主……又三年,园亦出质。”

分字解释


※ "出质"的意思解释、出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本协议存续期间,出质人向质权人承诺,出质人将。

2、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

3、股权:指出质人现在和将来合法持有的其在丙方的全部股权权益。

4、第三条以专利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质押合同。

5、第二百二十六条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6、《物权法》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

7、担保的提供人或者出质人就要求质权人将其持有的担保品转换为另一种双方同意的类型。

8、除本质权之外,出质人未在股权上设置任何其他质押权利或其他担保权益。

9、通过构造出质系动量系统碰撞模型和采用线性编址双缓冲图形绘制技术,实现了质系动量定理的实时仿真。

10、它对质权人和出质人具有不同的效力。

11、第二百一十九条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12、保单质押贷款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设立,在出质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时,质权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实现保单质权。

13、第三人出质为借款人担保时,为保护出质人的利益,法律也赋予其一定的权利。

14、第二百二十二条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协议设立最高额质权。

15、股权质权对出质人的效力。

16、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投资者不得将已出质的股权转让或再质押。

17、第六十四条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18、出质人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因质权人怠于行使权利造成损害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19、质权登记申请应由质权人和出质人共同提出。

20、出质人为个人的,查询人以出质人的身份证件号码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