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i

邑宰


拼音yì zǎi
注音一ˋ ㄗㄞˇ


邑宰

词语解释

邑宰[ yì zǎi ]

⒈  县邑之长。即县令。

引证解释

⒈  县邑之长。即县令。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谁谓邑宰轻,令名恐不劭。”
清 袁枚 《新齐谐·盘古以前天》:“棺为邑宰某所得,持献制府。”

国语辞典

邑宰[ yì zǎi ]

⒈  旧时对县令的尊称。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一》:「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宋·朱熹〈游白鹿洞〉诗:「自非贤邑宰,谁复此精舍。」

县令 县长

分字解释


※ "邑宰"的意思解释、邑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宋末为邑尉、邑宰,卫护乡邦有功。

2、邑宰置御史,见《战国策·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

3、又命南鄙邑宰,将原侵汶阳之田,尽数交割还鲁。

4、非公事不见邑宰,则其有以自守,而无枉己殉人之私可见矣。

5、应征北上时,宿某邑宰署中,见架上有异书8册,请求借阅。

6、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

7、谁将邑宰限奇才?天为阳山降申甫。

8、(墨绶铜章)就是用黑色组授击铜的印章,汉制,邑宰墨授铜章,典出《汉官仪》。

9、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

10、匡人听了颜刻的话,误以为孔子是阳虎,便愤怒起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邑宰匡简子,匡简子率领士兵把孔子一行人围禁起来。

11、戚园里有字牌,说子路任蒲邑宰时,谨遵孔子仁政德治的教导,处处体恤人民,造福大众,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布仁政,施教化,治蒲三载就有大成。

12、子路行侠仗义,文武双全,曾经担任蒲地的邑宰,造福一方,后来安葬在这里。

13、邑宰做的好,便可升到都城来做大臣,得到贵族的待遇,这叫做陪臣。

14、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

15、则宏图伟略,将弱小的齐国治理为天下强国;写伍子胥,朱秀君更有理由,因为伍是六合人,其兄伍尚是历史上南京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古棠邑(六合区)邑宰

16、鲁国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

17、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陬邑宰,是个地位不高的下级武官。

18、范延贵说,路过袁州萍乡县的时候,虽然不认识其邑宰张希颜,但“知其好官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