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i

载笔


拼音zǎi bǐ
注音ㄗㄞˇ ㄅㄧˇ

繁体載筆

载笔

词语解释

载笔[ zǎi bǐ ]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2.借指史官。

引证解释

载笔[ zǎi bǐ ]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例证《礼记 · 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颖达 疏:“史,谓国史,书録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南朝 ·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清 ·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从知蒐猎关戎政,载笔还须付 马 枚。”

2.借指史官。

例证《新唐书 · 褚遂良传》:“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宋 · 苏轼 《赐翰林学士中大夫兼侍读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卿学世其家,宜居载笔之地;官宿其业,已奏杀青之书。”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载笔者,固未有若 迁 固 者矣。”

3.南 北朝 时,韵文称文,散文称笔。后以载笔指史传、制疏、表奏一类文字。

例证《梁书 · 任昉传》:“昉 雅善属文,尤长载笔。”
明 · 徐贲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诗:“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然艸野载笔,黑白混淆,优者足补史册之遗,下者转昧是非之实。”

分字解释


※ "载笔"的意思解释、载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浮白载笔不忘大碗吃肉希望能把我华夏的“撒豆成兵之法术“写成,超越国外的魔法师中的亡灵魔法那般强悍。

2、似乎瞬间,便由一名征战沙场,一往无前的塞外战士,转变成了执笔挥洒,浮白载笔的文人墨客。

3、震动,史可法则称赞范凤翼的英姿杰识,谓“士之附之亦诚百物之于麟凤”,史可法是一位秉心至公而载笔不阿的大丈夫,他的评价重于鼎鼐,断非浮言。

4、丹彩凝润,文华辞茂,浮白载笔,遒达妙殊。

5、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