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的意思
tóngsān

仪同三司


拼音yí tóng sān sī
注音一ˊ ㄊㄨㄥˊ ㄙㄢ ㄙ

繁体儀同三司

仪同三司

词语解释

仪同三司[ yí tóng sān sī ]

⒈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隲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晋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时为散官,唐、宋、元因之,明废。

引证解释

⒈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 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 邓隲 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 魏 晋 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 北周 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文帝 时为散官, 唐、宋、元 因之, 明 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六·开府仪同三司》。

《后汉书·邓隲传》:“延平 元年,拜 邓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 騭 也。”
唐 张说 《齐卢思道碑》:“公节义独存,侍从趣 鄴,告至行赏,授仪同三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贙 字 翔威 ……官歷 钦江 开国公,至正议大夫,仪同三司。”
亦省称“仪同”。 《陈书·高祖本纪上》:“景 仪同 卢辉畧 开 石头 北门来降。”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漏》:“隋 刘臻 为仪同,有 刘纳 者亦为仪同,俱为太子学士,情好甚密。”

分字解释


※ "仪同三司"的意思解释、仪同三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尔朱荣入洛前,元颢已经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受命领兵讨伐葛荣;而元子攸仅仅在宫中担任孝明帝的伴读,资历和官位都远在元颢之下。

2、又追赠兴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孝侯;道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敬侯。

3、韶第四子德衡,武平末,开府仪同三司,隆化时,济州刺史。

4、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5、相国奏请长清公为征北将军,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

6、初平元年一月中,献帝下诏,册封张良八世孙张抗为征北将军,秩两千石,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领幽、冀、并三州兵事。

7、及司马玮被杀,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

8、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主,对方却是尚书仆射、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手握两万虎贲,身后还站着权倾天下的柱国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原王尔朱荣。

9、乙巳日,元世祖忽必烈授小皇帝赵显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

10、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

11、癸未,兴善寺胡僧不空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赐爵肃国公,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

12、以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北都留守、兴圣宫使、判六军诸卫事李继岌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东京留守。

13、刘曜以功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显职。

14、朝廷前几日已下旨,特敕封杨晓峰为楚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汴京南路行军大元帅、龙虎上将军等一串头衔。

15、或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仪同三司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祁绪等谋反,下有司案验,奏:谐谋令祁绪勒党项兵断巴、蜀。

16、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

17、尉迟敬德初仕隋,为朝散大夫;入唐,为右武侯大将军,讨吴国公,后出任襄州都督,累迁同州刺史,官至开府仪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