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典仪


拼音diǎn yí
注音ㄉ一ㄢˇ 一ˊ

繁体典儀

典仪

词语解释

典仪[ diǎn yí ]

⒈  典礼仪式。

引证解释

⒈  典礼仪式。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王莽 世,教授弟子恆五百餘人。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知道他们由 东老爹 和 双全官 领头,正开始祭祀河神的典仪。”

国语辞典

典仪[ diǎn yí ]

⒈  典礼、仪式。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

分字解释


※ "典仪"的意思解释、典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莱斯莉·玛蒙·西尔科(1948—)是当代美国本土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第一部小说《典仪》使她成为美国本土文学复兴中的重要领军人物。

2、前一日,有司于东门外量地之宜,设三公以下文武群官等次如常仪;典仪设皇太子答拜褥位于阶下,南向,又设文武群官版位于门之外。

3、殿上典仪承传,阶下赞者又承传,坐者皆起,再拜,立,受觯,就席坐饮,立,授虚爵,又再拜,就座。

4、在这一意义上,典仪是印第安宇宙观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