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吏士


拼音lì shì
注音ㄌ一ˋ ㄕˋ

吏士

词语解释

吏士[ lì shì ]

⒈  犹言官兵。

⒉  泛指官府属吏。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官兵。

《六韬·教战》:“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又 操 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 幽 冀。”

⒉  泛指官府属吏。

《东观汉记·邓禹传》:“时百姓饥,人相食……军士悉以果实为粮,吏士散已尽, 禹 独与二十四骑指 雒阳。”
汉 王充 《论衡·佚文》:“上书陈便宜,奏记荐吏士,一则为身,二则为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又分割租秩以供奉吏士,给如二君焉。”

国语辞典

吏士[ lì shì ]

⒈  兵吏。

《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

分字解释


※ "吏士"的意思解释、吏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

2、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3、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

4、, 此时此刻,人吃人的现象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悲惨事件产生了,手握武器的军队尚且以蒲螺充饥,以人脯和桑椹为粮,甚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5、但既承明问,敢不竭愚!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类,皆因平时犯罪,徙补边屯;戎狄又性同禽兽,难养易败,今君来此抚驭,他不足虑,只性太严急,还宜少戒。

6、此时此刻,人吃人的现象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悲惨事件产生了,手握武器的军队尚且以蒲螺充饥,以人脯和桑椹为粮,甚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7、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

8、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棺殓,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

9、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10、“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11、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