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罄竹难书罄竹难书的意思
qìngzhúnánshū

罄竹难书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注音ㄑ一ㄥˋ ㄓㄨˊ ㄋㄢˊ ㄕㄨ

成语解释 罄竹难书

繁体罄竹難書


罄竹难书

词语解释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⒈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

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明·文秉《先拨志始》

too numerous to record;

引证解释

⒈  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皆此语所本。

《旧唐书·李密传》载:密 作书移郡县,数 隋炀帝 十罪,且曰:“罄 南山 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明史·邹维琏传》:“忠贤 大姦大恶,罄竹难书。”
刘师培 《悲佃篇》:“满洲 入关,虐民之政,罄竹难书。”
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三:“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按,《吕氏春秋·明理》:“尽 荆 越 之竹犹不能书。”
《汉书·公孙贺传》载, 贺 捕京师大侠 朱安世 以赎子罪, 安世 笑曰:“南山 之竹不足受我辞。”

国语辞典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⒈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擢发难数

丰功伟绩 寥寥可数

分字解释


※ "罄竹难书"的意思解释、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尽管如此,不论有啥不可告人的阴谋,她都不应该把主叫当成谋杀的对象,大主教济世爱民,丰功伟绩、罄竹难书

2、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3、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李洪志“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邪说,诬我佛教而自称“最高佛法”,恶紫夺朱,欺骗、蒙蔽了无数的海内外民众,祸国、祸教、祸民,其罪业、其危害罄竹难书,一时世人因谈“法轮”而色变,

4、这一类的社会史料,在清人的笔记内真多不可数。清季士大夫阶级荒淫的罪恶,真罄竹难书。但是这个罪恶的渊薮便是兰芳出身的社会背景。由此也可知道他的职业的性质。唐德刚

5、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6、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7、但是如果大家觉得她应该为了一个恶毒的谎言而难逃惩罚时,耐风先生的行为可算是罄竹难书了。

8、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9、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10、如果被虐待的熊能说话,归真堂将是罄竹难书啊!

11、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12、颠倒黑白,扭曲事实,编造假象。。真特么罄竹难书

13、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14、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身为律师,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他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

15、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16、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17、欺刘表祸害江东,辱孙坚神人共愤,背盟收吕布,忘义反安宁,屡屡相逼盟友,罪行罄竹难书,碌碌小人,无信鼠贼,焉能与曹丞相共论乎?

18、“罄竹难书”是指,用来比喻罪状多到写不完,相反词是“丰功伟绩”。

19、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罪惡,真是罄竹难书

20、汽车对城市犯下的罪真是罄竹难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