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

词语解释
御史台[ yù shǐ tái ]
⒈ 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
英Yushi Tai;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 西汉 时称御史府, 东汉 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 梁 及 后魏、北齐 或谓之南台, 后周 则称司宪。 隋 及 唐 皆称御史台。惟 唐 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 明 洪武 十五年改为都察院, 清 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
国语辞典
御史台[ yù shǐ tái ]
⒈ 御史治事的地方。西汉称为「御史府」,东汉以后称为「御史台」。
分字解释
※ "御史台"的意思解释、御史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初并未重视那些御史台的弹劾,付之一笑,不置与否,若是当初能够掐断这根火苗,也不会有今天的态势,举朝上下,众口一辞,皆要求斩杀子虚先生。
2、天子震怒,遣校尉拿苏轼来京,下御史台狱,就命李定勘问。
3、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古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4、诸司三品三梁,四品、五品二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亦三梁,而绶有晕锦、黄狮子、方胜、练鹊四等之殊。
5、642年前,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还只是“吴王”,攻下集庆后,朱元璋把“吴王府”搬进了元朝统治江南的“行御史台”衙门旧址,也就是今天的内桥王府园一带。
6、顾少卿看李沐风盘根问底的追问,心里也有几分明白,他打起精神道:御史台由皇帝直接监督即可。
7、元代在此设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史院,简称台察院。
8、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9、中国监察制度自秦汉创立,在隋唐时期得到重大变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御史台制度。
10、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相关词语
- hàn yù捍御
- gòng yù共御
- pèi yù配御
- xiàn yù献御
- jiàn yù饯御
- cháng yù长御
- lǐng yù领御
- suí yù绥御
- dǐ yù抵御
- yù zūn御尊
- fú yù服御
- jiān yù监御
- jiàn yù见御
- xún yù巡御
- qiū yù秋御
- jīn yù禁御
- jiǎn yù简御
- shī yù失御
- guǎn yù馆御
- jiāng yù将御
- dǎng shǐ党史
- bà shǐ霸史
- nǚ shǐ女史
- yù shǐ御史
- jiǔ shǐ酒史
- shǐ liào史料
- lì shǐ丽史
- lǔ shǐ鲁史
- shǐ zàn史赞
- shǐ jì史记
- huì shǐ秽史
- bìng shǐ病史
- qián shǐ前史
- nèi shǐ内史
- cóng shǐ从史
- máng shǐ盲史
- jūn shǐ君史
- chǒu shǐ丑史
- lián shǐ连史
- shǐ zuǒ史佐
- zhì tái制台
- xiōng tái兄台
- lóu tái楼台
- dūn tái墩台
- bǎi tái摆台
- biǎo tái表台
- ēn tái恩台
- pào tái炮台
- rǔ tái辱台
- tái tái台台
- èr tái二台
- tái zhèn台震
- jiǎng tái讲台
- cháo tái朝台
- tái hǎi台海
- cán tái蚕台
- tái qiú台球
- bā tái吧台
- xià tái下台
- tái zī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