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

词语解释
炮台[ pào tái ]
⒈ 旧时在江海口岸和其他要塞上构筑的永备性火炮阵地。
英battery; fort;
⒉ 为放置火炮而建筑的炮位或平台。
英barbette;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旧式的固定的火炮发射阵地。构筑在江海口岸或要塞上。
引《清史稿·兵志三》:“以亲军炮队营驻 大沽 炮臺。”
亦作“礮臺”。亦作“礟臺”。修筑在江海口岸等险要处用以安放大炮的工事。 宋 陈规 《守城录》卷一:“城面地步不广,必然难安大砲,亦难容数多。虽有砲臺,砲臺地步亦不甚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控海口莫如以礮墩易礮臺。”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张尚书筹议慑服邻邦先图自强疏》:“烟臺 无礮臺,无陆军,又无兵船,先无自立之根本,转恐无以制人。”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乡村族居,多建礮臺。”
例如:上海 的 吴淞 炮台。
国语辞典
炮台[ pào tái ]
⒈ 架设大炮供发射火炮的防御性建筑。也作「炮垒」。
分字解释
※ "炮台"的意思解释、炮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昔年彭刚直公督办广东防务时,有谓守海口不如守内港,宜舍虎门炮台专顾黄埔、沙路之说。
2、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
3、炮台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
4、持之如何,自诛食妖,以肃津梁;创之如何,楼船炮台,虎门中央。
5、本表所指的信号悬挂于下列地点:东望洋炮台及大炮台.
6、因为大多是军事禁区,平常百姓不敢上来,也不知道哪里有炮台,我们借着老兵的身份,稍微方便些。
7、该博物馆是由四个部分组成:林则徐纪念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和海战博物馆。
8、像五公祠、海瑞墓、丘浚故居、秀英炮台、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等文物,极其丰富。
9、原来,当天早上8时,姜以去桓仁镇炮台山照相为名,将赵玲骗至炮台山上,将赵玲绑架。
10、通讯地址:九龙油麻地炮台街143号,油麻地分科诊所新翼四字楼,老人科日间医院。
11、其实,这糯米只是修建炮台的原料之一。
12、东炮台海滨风景区,坐落在烟台最美丽的滨海路段。
13、炮台内有喷淋降温系统,专门为魔光炮降温用。
14、炮台上下分三层,地下建有弹药库和兵舍。
15、计划于明年启动的二期保护工程,将主要对沙角炮台、定洋台、蛇头湾炮台,以及虎门提督署寨墙、南山营文物等进行维护。
16、米哈伊洛夫卡炮台炮兵基地建立在塞瓦斯托波尔湾北部。
17、最后被陆上由日军占领的炮台击中后自沉.
18、清军躲在炮台这种掩护物里面抗击,用爆炸弹,似乎,没什么卵用吧。
19、我们的所在地是由炮台和居所构成的殖民地.
20、大沽,在领航塔上向北看白河那边的西北炮台。
相关词语
- pào xún炮
- pào jiàn炮舰
- dà pào大炮
- qīng pào轻炮
- pào chong炮铳
- shuāi pào摔炮
- pào zǐ炮子
- pào yǎn炮眼
- pào càn炮粲
- pào zhàng炮杖
- páo zhì炮制
- pái pào排炮
- pào zào炮燥
- pào zāng炮牂
- pào zhǎng炮长
- pào shí炮食
- fàng pào放炮
- hào páo号炮
- páo luò炮烙
- pào bīng炮兵
- jiǎng tái讲台
- tái bì台币
- bǎi tái柏台
- fēng tái烽台
- fān tái翻台
- tái xià台下
- tái bāo台胞
- wēi tái危台
- guì tái柜台
- tái cí台词
- chí tái池台
- tái tái台台
- shǒu tái手台
- xià tái下台
- fǎ tái法台
- lóu tái楼台
- chuán tái船台
- èr tái二台
- tái hǎi台海
- cán tái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