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shǒu

太守


拼音tài shǒu
注音ㄊㄞˋ ㄕㄡˇ

太守

词语解释

太守[ tài shǒu ]

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prefect;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

国语辞典

太守[ tài shǒu ]

⒈  职官名。一郡之长,宋以后改郡为府,故知府亦别称为「太守」。

英语governor of a province

德语Anwalt (S)​, Gouverneur (S)​, Präfekt (S)​, Vizekönig (S)​

分字解释


※ "太守"的意思解释、太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桂阳太守赵范亲自迎战,并安排接应,企图前后夹攻取胜。

2、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辂往祖饯之,宾客并会。

3、李忠封郭嘉为太守府的功曹、主簿,代替李忠处理太守府大小政事,给朝廷的奏折自然也要由郭嘉来写。

4、第十部,北海太守孔融,忠烈犯上,有始无终。

5、火太守暂等,我等速报建王知道,开门相迎!

6、陈文帝为吴兴太守,以为郡丞,兼掌书翰。

7、广陵太守陈登心中烦懑,面赤不能饮食,求陀医治。

8、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兄弟召集河北十七郡吏民抗击叛军,形成了很大声势,并切断了洛阳至范阳的驿路,一度让安禄山军中军心动摇。

9、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这时候,北地太守皇甫嵩,向朝廷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

12、“一钱太守”和“四尽太守”,已经表明百姓对官员的态度。

13、23日晚上8点,廉政花鼓戏《一钱太守》在湖南大剧院上演。

14、五十三回,刘表侄,后为长沙太守

15、吕蒙军攻取辰韩全境,迁各部首领往许昌羁縻,然后安抚百姓,在辰韩地置绥东郡,改王城为绥东城,调宗预为绥东太守,属亶州辖制,以陈琮(表字公华)补张掖太守

16、任博士,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

17、陈留太守张邈是个"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18、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19、遂为温所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累迁晋陵太守

20、恳盼慨允,翘企示复,顺祝戎安,南阳太守袁术手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