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犯罪主体犯罪主体的意思
fànzuìzhǔ

犯罪主体


拼音fàn zuì zhǔ tǐ
注音ㄈㄢˋ ㄗㄨㄟˋ ㄓㄨˇ ㄊ一ˇ

繁体犯罪主體

犯罪主体

词语解释

犯罪主体(犯罪主體)[ fàn zuì zhǔ tǐ ]

⒈  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以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有一些罪的犯罪主体还要具备一定的身份,如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单位成为犯罪主体时,不仅要判处罚金,还要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分字解释


※ "犯罪主体"的意思解释、犯罪主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新的犯罪构成应按照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的顺序排列。

2、渎职侵权犯罪主体多是思路敏捷、能言善辩者,很难发现蛛丝马迹,找到突破口。

3、在余论中,作者则提出“犯罪主体采用列举式,不留口袋”的建议,尽量不使用兜底条款,避免引起司法混乱。

4、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说,犯罪主体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下,经常出现群体犯罪。

5、接着本文对本罪的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特征、犯罪主体及犯罪的主观特征进行了详细而又比较深入的讨论。

6、承包单位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7、单位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本身,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不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8、单位共同犯罪的主体包括单位和自然人。

9、如对涉及主体方面的担保人以外的第三人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罪以及对本罪的刑事追究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等等。

10、单位犯罪主体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类犯罪主体,是认定单位犯罪成立的关键。

11、从犯罪主体上来限制死刑是死刑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12、职务犯罪主体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必备要件,也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多的问题。

13、对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客体,主体和行为方式进行分析。

14、犯罪主体的不同身份能够对共同犯罪的性质产生影响。

15、我国刑法对商业受贿罪定罪是依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两大类,对常见的犯罪行为都进行了规定。

16、进入该罪司法程序的犯罪主体主要是“悍妻”与“悍虏”。

17、本文认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主体应包括未满16周岁的少年以及实施本罪的单位。

18、基于各国刑法在单位犯罪主体问题上具有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状况,文章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我国刑法的单位犯罪主体类型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单位犯罪理论。

19、就本罪的主体而言,笔者认为其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已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不在《刑法》第336条第一款规定的范围。

20、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必须同时具备犯罪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