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xiàng
注音ㄌ一ˋ ㄒ一ㄤˋ
⒈ 取法万物形象。
⒈ 取法万物形象。
引《易·繫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后汉书·曹褒传》:“《帝命验》曰:‘顺 尧 考德,题期立象。’”
李贤 注引 宋均 曰:“尧 巡省於 河 洛,得龟龙之图书。 舜 受禪后习 尧 礼,得之演以为《考河命》,题五德之期,立将起之象,凡三篇,在《中候》也。”
南朝 梁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夫阴阳陶气,刚柔赋性,圆首方足,容貌匪殊,惻隐耻恶,悠悠皆是……遂令惠人洁士,比性於毛羣;庶几之贤,同气於介族。立象之意,岂其然哉?”
1、正如国画常被“澄怀观道”、“得意忘象”、“超旷空灵”这类字眼所包围着,“立象以尽意”也一直是国画作者追寻的目标。
2、魏晋玄言诗谈玄论理,主要创作手法为玄学认识论手法,包括“立言尽意”和“立象尽意”;
3、这种新的手法既是对传统“立象以尽意”的承袭,也是对西方象征派“纯诗”理论的移植。
4、正如国画常被“澄怀观道”、“得意忘象”、“超旷空灵”这类字眼所包围着,“立象以尽意”也一直是国画作者追寻的目标。
5、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6、观物取象立象而尽意意象乃为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根脉之一,饱含丰厚的艺术传统和艺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