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立


拼音bǐ lì
注音ㄅ一ˇ ㄌ一ˋ

繁体筆立

笔立

词语解释

笔立[ bǐ lì ]

⒈  直立:笔立的山峰。

引证解释

⒈  直立。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二:“他向侍立的权威和势力瞬了一眼,他们正铁棒似的笔立着待命。”
徐迟 《三峡记》:“因为崖岸笔立,险峻、嶙峋的石壁上找不到一块可以平放三角架的地方。”
《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环行路上的华灯,如亭亭笔立的玉树。”

分字解释


※ "笔立"的意思解释、笔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又不知爬了多久山崖总算是越到底下越倾斜,不再是危崖笔立,到了后来,林观已经精疲力尽伏在坡上,半滚半爬,越溜越快。

2、谢庄一向富于文采,他援笔立就千言,辞赋的内容哀艳可泣。

3、求赞于慈观,慈观援笔立就云:“无上雄文贝叶鲜,几生三藏往西天,行行字字为珍宝,句句言言是福田。

4、昭本善文,援笔立就奏章,伏阙上陈。

5、山小姐出题考她,她援笔立就,竟将一个眼空四海的山小姐压服定了。

6、只是山崖似乎无穷无尽,不知过了多久,便感觉山崖越到底下越是倾斜,不再是危崖笔立,似乎是要到底。

7、顒琰六岁就傅,十三岁即通五经,文章“援笔立就,动成典则”。

8、《资治通鉴》说他“作文章,援笔立就。

9、由此,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够通古晓今,拟旨援笔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