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

词语解释
龙象[ lóng xiàng ]
⒈ 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
⒉ 指高僧。
⒊ 指罗汉像。
⒋ 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
⒌ 指皇帝。
引证解释
⒈ 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
引《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
⒉ 指高僧。
引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将使龙象緇服,维明克允。”
清 钱谦益 《<空一斋诗>序》:“紫柏大师 以法门龙象,唱道东南。”
⒊ 指罗汉像。
引唐 罗隐 《甘露寺火后》诗:“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宋 苏轼 《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第十一罗怙罗尊者》:“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清 顾炎武 《重登灵岩》诗:“山静鼪猱栖佛地,堂空龙象散诸天。”
⒋ 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
引《维摩经·不思议品》:“譬如 迦叶,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
⒌ 指皇帝。
引五代 齐己 《寄吴国西供奉》诗:“瑶闕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诚,仰干龙象之驭。”
国语辞典
龙象[ lóng xiàng ]
⒈ 龙是空中最有力的动物,象是陆行最有力的走兽。龙象比喻能担负重责大任的栋梁之材。
引《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分字解释
※ "龙象"的意思解释、龙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十年众生牛马,六十年诸佛龙象。烽火戏诸侯
2、但是武岳看着青铜巨象,眼睛却是大亮,因为他身上的乃是龙象兽纹,这青铜巨象的血气正好可以帮助他聚星。
3、同时,杨奇也发觉,自己在龙象功上的天赋的确不如般若功,般若功第一天就修成了第一层,而且第二层也遥遥在望。
4、我拣取了两个稍微大点的鹅卵石,然后发动了龙象般若功,将两个鹅卵石在手掌中使劲捏挤。
5、一卦演风雨,从众生牛马到诸佛龙象;一针救浮生,江山苍莽浊酒倾殇;暮起幕落,且看相医载浮沉。
6、龙象共舞,从文化开始,从青少年做起,我们两个伟大民族就能世代友好下去,中印关系就大有希望。
7、和掌柜的交涉了一番后,杨铁心花了总计八两银子,在书肆里买了一部《贝叶经》,一部两本包括吐蕃文和汉文的《龙象般若经》。
8、,恒持“要做法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的精神,筚路蓝缕、殚心竭虑重兴道场,厦门、武夷山、终南山、福州、宁德等地遍撒妙老躬身建寺安僧的悲愿。
9、紫日乍现,道德,单寒,囚苍!道,佛,魔!欲为诸尊龙象,先为众生牛马!吕仲山破茧而出!带领修真,红尘两世苍生!斩紫日!破苍穹!辟无量寿之长生路!
10、自唐宋以后,呫毕小儒,徇其一孔之论,以谤佛毁法,固不足道,而震旦末法流行,数百年来,宗门之人,耽乐小乘,堕断常见,龙象之才,罕有闻者。
11、她已经把这位修行人,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她也希望这位修行人可以成为佛教中的龙象。
12、像小山一般的龙象群踏着震天动地的蹄子,向陈岳山冲了过来!陈岳山吓得魂都快冒了出来,撒脚丫的拼命飞奔逃跑。
13、又过了一天,郑梅儿叫村里的人一起去捉龙,郑梅儿说自己有捉龙的本领,能把龙捉住,系上绳子,叫龙象水牛耕田一样,服服贴贴地给我们行云下雨。
14、第四式龙象掌奥妙无穷,没有玄武境的实力无法将其施展到极限。
15、她无疑会作为一个更好的指导者,帮助我们探讨那些已不合时宜的“龙象对阵”问题的陈词滥调。
16、民国年间,圆瑛、白圣两位大师曾相继住持过接待讲寺;而天童寺前两任方丈明旸、广修长老也曾于该寺出家,实乃法门龙象之地。
17、龙象,上古神兽,象身龙尾,象腿龙爪,象牙龙齿,全身覆盖龙麟,脚踏虚空,头顶日月,以远古高阶荒兽为食,神魔避之,天龙惧之。
18、但,这个高中生竟然修炼的是‘龙象般若功’这种功法,配合少林罗汉拳的打虎势,正巧就是用蛮力破解的一种方式。
19、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20、陶管事皱了下眉,有点不乐意,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随即高声喊道:“阿齐,带着这位小兄弟去观阅龙象般若功第五层的心法,然后到老魏那儿分派事物!”。
相关词语
- fú lóng伏龙
- wǔ lóng五龙
- yīn lóng阴龙
- cāng lóng苍龙
- cì lóng赐龙
- chéng lóng乘龙
- lóng yīn龙
- huǒ lóng火龙
- dú lóng毒龙
- cháng lóng长龙
- lóng gōng龙宫
- hé lóng河龙
- lóng bǎi龙柏
- cóng lóng从龙
- lóng tóu龙头
- hàn lóng旱龙
- bí lóng鼻龙
- fú lóng浮龙
- shā lóng沙龙
- guāi lóng乖龙
- jìng xiàng境象
- hàn xiàng旱象
- hǎi xiàng海象
- dǐng xiàng鼎象
- mō xiàng摸象
- mù xiàng木象
- yìn xiàng印象
- máo xiàng毛象
- chéng xiàng成象
- jī xiàng几象
- cháng xiàng常象
- hòu xiàng后象
- bā xiàng八象
- xiàng qí象棋
- dòu xiàng斗象
- chōu xiàng抽象
- fǎng xiàng仿象
- běn xiàng本象
- dòu xiàng豆象
- lì xiàng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