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ǎi

隶楷


拼音lì kǎi
注音ㄌ一ˋ ㄎㄞˇ

繁体隸楷

隶楷

词语解释

隶楷[ lì kǎi ]

⒈  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

引证解释

⒈  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此不过於真字上加一二笔飞撇,遂枉其名曰隶。此名隶楷。”

分字解释


※ "隶楷"的意思解释、隶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该字字形古今变化不大,只是到了隶楷阶段,上部所从戈形有所讹变。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3、但对此种类型汉字的研究,特别是隶楷阶段新造的会意字,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