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

词语解释
楷法[ kǎi fǎ ]
⒈ 典范;法则。
⒉ 犹效法。
⒊ 楷书之法。
引证解释
⒈ 典范;法则。
引《晋书·隐逸传·辛谧》:“謐 少有志尚,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为时楷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
《明史·隐逸传·杨恒》:“恒 性醇篤……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楷法焉。”
⒉ 犹效法。
引《南史·柳世隆传》:“司马公 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⒊ 楷书之法。
引《晋书·卫恒传》:“上谷 王次仲,始作楷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蒋衡 ﹞工诗、古文,其《书法论》一篇,尤为讲楷法者所宗尚。”
《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 ﹞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国语辞典
楷法[ kǎi fǎ ]
⒈ 效法的典范。
引《南史·卷三八·柳元景传》:「司马公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明史·卷二九八·隐逸传·杨恒传》:「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揩法焉。」
⒉ 楷书的笔法。
引《晋书·卷三六·卫瓘传》:「隶书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花月痕·第四七回》:「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分字解释
※ "楷法"的意思解释、楷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楷法草书,独步当世,文章青史,见重列淡。
2、此四条屏属巨幅作品,篇幅庞大,书风似唐朝书法家褚遂良,楷法严谨,字形优美娟丽,笔法生动。
3、我沉醉于小楷之精整、楷法之精工中,那些内秀的、含蓄的、素朴的,抑或是文静的、规律的、唯美的姿态及韵致,着实令我感动不已。
4、前者暗喻汉隶百花齐放的风姿,后者指唐柳公权为楷法确立的收官人。
5、起笔多用楷法,改逆入为切入,变蚕头成斜方形。
相关词语
- yíng tóu xiǎo kǎi蝇头小楷
- yī dài kǎi mó一代楷模
- lì kǎi隶楷
- jiē mù楷木
- dà kǎi大楷
- kǎi shì楷式
- kǎi sù楷素
- xiǎo kǎi小楷
- miào kǎi tái妙楷台
- kǎi tǐ楷体
- kǎi xiù楷秀
- kǎi fǎ楷法
- xíng kǎi行楷
- zhēn kǎi真楷
- kǎi mó楷模
- kǎi shì楷栻
- yíng tóu kǎi蝇头楷
- kǎi lì楷隶
- kǎi zì楷字
- dīng zhēn kǎi cǎo丁真楷草
- fǎ zhì法治
- lì fǎ fǎ立法法
- fǎ huì法会
- liáo fǎ疗法
- dāo fǎ刀法
- fàn fǎ犯法
- bù fǎ不法
- fǎ zǐ法子
- fǎ dìng法定
- fǎ jǐng法警
- fǎ mén法门
- zhōu fǎ喌法
- fǎ àn法案
- xī fǎ西法
- è fǎ恶法
- fǎ qì法器
- fǎ bǎo法宝
- lì fǎ历法
- fǎ wǎng法网
- zhōng fǎ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