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kǎi

行楷


拼音xíng kǎi
注音ㄒ一ㄥˊ ㄎㄞˇ

行楷

词语解释

行楷[ xíng kǎi ]

⒈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引证解释

⒈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 王 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 怀仁 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赵松雪书杜集》:“赵松雪 手书 杜 诗一部,用朱丝栏,字作行楷。”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爷把那名帖揭过去,见底下那篇信是张虚白斋寸笺,上面写着絶小的蝇头行楷。”

分字解释


※ "行楷"的意思解释、行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张宏钟师从蒋维崧先生、陈梗桥先生,中国书协会员,主攻金文小篆、古隶,行楷多有涉猎。

2、, 等众人高喊的声音平息后,邢逸来到桌旁,挺身端坐,将裁剪好的宣纸铺开,轻提毛笔,一手俊秀飘逸的行楷跃然纸上。

3、原来梁丰续词时用的是跟小嫦同样的东晋卫夫人小行楷,笔致清秀流畅婉转妩媚。

4、娄阳漫不经心的扫视了一下,目光登时凝住了,上面是力透纸背的行楷,写着:九阳神功引子。

5、看罢藏品,老张给香港青年沏上毛尖,又转身拿出一个长约两米的卷轴,展开,是上世纪30年代赵璞玉的行楷书法长卷,内容大意是孝敬父母,修身慎行。

6、底露白胎,底施白釉,圈足圆润,胎骨坚致细白,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7、辅之于书法篆铭、行楷考释、花草点缀,真正别具艺术韵味。

8、听到教授让写,虞新河铺纸倒墨,凝神屏气,欣然命笔,他写的是行楷

9、大哥字写得不错,也经过高人指点,专攻行楷,笔力刚劲、用墨浓重,间架大气,不落俗套,能写成这样确实不多见。

10、在七种字体之中,宋体、正楷和黑体的加工速度较快,而行楷、隶书、魏碑和华文彩云的加工速度较慢,字体的主效应显著;

11、匾文“和衷共济”连同上款与下款,是老书法家曾广纬(75岁)的行楷,厚重有力。

12、字是行楷,铁画银钩,清秀灵动,看得出字体是以欧体为基,以柳体为形,以顔体为用。

13、其中有“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的句子,行楷敦厚有力,表达了老人清净、闲逸的心态。

14、等众人高喊的声音平息后,邢逸来到桌旁,挺身端坐,将裁剪好的宣纸铺开,轻提毛笔,一手俊秀飘逸的行楷跃然纸上。

15、大气飘逸的行楷,既有楷书的严谨,又兼具行书的潇洒情怀,在浅绿的扉页上写就——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6、他的行草或行楷,最常见的是抄自王羲之的《兰亭序》。

17、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以楷笔作隶,朴质有趣;郑燮的“六分半书”将隶入于行楷

18、杨在葆擅长大草,笔卷风云,墨池龙腾;刘子枫偏爱行草,兴之所适,得意忘形;乔榛钟爱行楷,用笔雅静,寓刚于柔;濮存昕独钟隶书,虚实相生,飘然欲飞。

19、关键是抓住“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板桥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这几句话。

20、就书法而言,我个人觉得,他的胎息于颜,揉以六朝碑意,杂以魏晋残纸的小字行楷,气息醇厚高古,烂漫而不失法度,最具个人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