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gbīng

兴兵


拼音xīng bīng
注音ㄒ一ㄥ ㄅ一ㄥ

繁体興兵


兴兵

词语解释

兴兵[ xīng bīng ]

⒈  调动军队打仗。

兴兵讨伐。

start war; send an army;

引证解释

⒈  起兵。

《战国策·东周策》:“颜率 至 齐,谓 齐王 曰:‘夫 秦 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 周 而求九鼎。’”
《后汉书·伏隆传》:“宗室兴兵,除乱诛 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文王 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兴兵。”

国语辞典

兴兵[ xīng bīng ]

⒈  发兵征讨。

《战国策·东周策》:「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三国演义·第七回》:「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

兴师 出兵

分字解释


※ "兴兵"的意思解释、兴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实是坐观成败耳。

2、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

3、历史上千奇百怪的战争借口层出不穷,但因一家糕饼店的损失而兴兵征伐一个国家,真是合理的借口吗?

4、82) 此时各地诸侯霸主,皆欲以讨伐之名一统天下,但一山自有一山高,群雄皆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兴兵讨伐,则让后人捡了便宜,故都不动声色,但却暗流汹涌。

5、虽然吕布记得很清楚,郝萌后来在袁术地鼓惑下,兴兵反叛,但这个时候,他认定郝萌还没有这个心思,因而尽可以大胆放心地用。

6、内乱已令人担忧,更加之尚有东吴、西蜀两个外敌,他们会乘机兴兵犯境,造成内乱外患的夹击。

7、王大怒,复书言:“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

8、在此底子上,得兴兵团最具竞争力产业上风产业。

9、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10、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

11、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见清・洪去往卢氏县沙河乡初级中学的时候,润驰哥哥给蒉菩和珏瑜讲解了“判若两人”的故事。

12、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太宗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

13、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

14、高王请救兵于中国,中国兴兵靖难。

15、此役为官渡战,曹操由于仓促出门,没看黄历,晦日兴兵,出师不利,损折兵士近万。

16、唐太宗曾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

17、德元帅,现在您兴兵伐李唐正是时候。

18、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19、今置之河曲,此属桀黠,实难制御,往往不受军州约束,兴兵剽掠;闻其逃者已多与虏声问往来,通传委屈。

20、若有弃信不恆,二三其德,兴兵动众,侵犯边陲,明神鉴之,百殃是降,子孙不昌,社稷无守,禋祀磨灭,罔有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