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诗律


拼音shī lǜ
注音ㄕ ㄌㄩˋ

繁体詩律

诗律

词语解释

诗律[ shī lǜ ]

⒈  诗的格式和韵律。

poetic rules and forms;

引证解释

⒈  诗歌与刑律。 《后汉书·锺皓传》:“钟皓 字 季明,潁川 长社 人也。为郡著姓,世善刑律。

皓 少以篤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 密 山,以诗律教授门徒千餘人。”

⒉  诗的格律。

唐 杜甫 《承沉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诗律羣公问,儒门旧史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关氏伯仲诗深妙》:“关氏 诗律,精深妍妙,世守家法。”
清 赵翼 《题周松霭杜诗双声迭韵谱》诗:“‘老去诗律细’,此亦细之一。”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六章四:“变体是一天天的多了;诗律是一天天的细了。”

国语辞典

诗律[ shī lǜ ]

⒈  诗的格律。

《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传中·李适传》:「魏建安后汔江左,诗律屡变。」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分字解释


※ "诗律"的意思解释、诗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是一首五言排律,属对工稳,诗律严密,起承转合也无懈可击,洵为近体题画之佳作。

2、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

3、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

4、为了帮助中学语文教师上好古典诗词课,本文针对新编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八首》 ,从平仄、押韵、诗律等几个方面作详细分析。

5、因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诗律词赋,不。

6、, 中世纪抒情牧歌一种仅以两个或三个声部的简单和声组成的没有伴奏的,以严格诗律形式谱成的音乐作品,在13世纪末期和14世纪早期在意大利发展起来。

7、这本书的书名不是叫‘汉语诗律学’吗?噢,我明白了。

8、, 中世纪抒情牧歌:一种仅以两个或三个声部的简单和声组成的没有伴奏的,以严格诗律形式谱成的音乐作品,在3世纪末期和4世纪早期在意大利发展起来。

9、新诗诗律论中的“顿”概念来源于古代表示顿歇意思的“句读”概念。

10、中世纪抒情牧歌一种仅以两个或三个声部的简单和声组成的没有伴奏的,以严格诗律形式谱成的音乐作品,在13世纪末期和14世纪早期在意大利发展起来。

11、中世纪抒情牧歌:一种仅以两个或三个声部的简单和声组成的没有伴奏的,以严格诗律形式谱成的音乐作品,在3世纪末期和4世纪早期在意大利发展起来。

12、这黑话,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是有它的语法和诗律的。

13、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内容虽不足取,但形式严整,诗律谐协,属于五言排律。

14、读杨孟芳的作品,深喜其诗律、诗艺、诗教俱备,精朗丰富而新意充盈,他无愧于月桂的芬芳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