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拼音qī lǜ
注音ㄑ一 ㄌㄩˋ

七律

词语解释

七律[ qī lǜ ]

⒈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引证解释

⒈  古乐中的七种基本音律。

《国语·周语下》:“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於是乎有七律。”
韦昭 注:“七律为音器,用黄鐘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鐘为徵,南吕为羽,应鐘宾变宫,蕤宾为变徵也。”
《晋书·律历志上》:“輒令太乐郎 刘秀,邓昊 等依律作大吕笛以示 和,又吹七律,一孔一校,声皆相应。”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句曲》:“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臺颜,把色合曲。”

⒉  七言律诗的省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杭堇浦 论七律,不喜拗体,余道诗境甚宽,实有因拗转峭者。”
《孽海花》第十四回:“忽然见二首七律,题是《基隆》。”
夏衍 《悼念田汉同志》:“他托 林维中 带回一张小纸条,要她交给我和 孙师毅,纸上写了一首七律。”

国语辞典

七律[ qī lǜ ]

⒈  一种诗体。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三、四句及五、六句对仗,平仄有一定格式。

英语abbr. for 七言律詩|七言律诗, verse form consisting of 8 lines of 7 syllables, with rhyme on alternate lines

法语poème régulier de quatre vers heptamètres

分字解释


※ "七律"的意思解释、七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

2、昨天冲到我的佳作里发表一通言论说我不懂平仄韵,是你吧?我还跟你解释半天我那首诗用的是七律仄起,后段入韵。

3、正是杜甫以其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创作实践,使七律这一诗体臻于成熟的境地,可与其它形式相媲美。

4、金门南磐山上“虚江啸卧”碑刻,为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戍守金门时所题;厦门“俞戚诗壁”,其中一首七律亦是俞大猷题刻。

5、伍乔善诗文,诗多七律且多送别、寄游、题赠之作。

6、序末赋七律一首追念吴老先生并为编书述怀:殷殷砥砺垒胸间,屡遭风摧信念坚。

7、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8、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加上个人不懈的努力,使七律这一诗体在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坐标中终于蔚为大观,其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9、一百十九、七律从其定型开始,就成为了汉语诗歌运用声律的极至和典范,历千余年至今,深得人们喜爱。

10、你我之间如七律古诗,你挥笔定了首联,我得削砍了我的意志以求对仗你的平仄、意境,末了还要为你压韵。七堇年

11、他拿起笔,蘸饱了墨,一首七律,一挥而就。

12、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13、其中的前面,与宝琴有关的人物——如李纹、李绮、宝、黛、湘的七律诗和设谜猜谜,上篇已经基本解述了大概。

14、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

15、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

16、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17、•在诗歌艺术上,尤擅七律,语言浅切,议论风发,开宋人先声。

18、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仄韵”和“反对仗”。

19、这首诗根本不叶韵,你怎么偏说它是七律呢?

20、七孔归一头,七律七绝七步之才只一人;七情七夕,七字乃六加一后所得,祝七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