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吏民


拼音lì mín
注音ㄌ一ˋ ㄇ一ㄣˊ

吏民

词语解释

吏民[ lì mín ]

⒈  官吏与庶民。

引证解释

⒈  官吏与庶民。

《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
《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国语辞典

吏民[ lì mín ]

⒈  官吏与庶民。

《汉书·卷二·惠帝纪》:「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文选·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伯通与吏民语,何以为颜,步行拜起。」

分字解释


※ "吏民"的意思解释、吏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

2、【原典】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3、凑巧,京中吏民为党狱诛累,坐罪徙边,约有数百人,中间有一个叫丁斌的,为李善长私亲,李善长便替他求免。

4、“吏民规矩绳墨”,法律是富国强兵、维护秩序的统治工具。

5、消息传开,荆州百姓吏民无不惶怖愤怒,很多人下意识的再一次选择了避逃,逃到曹军一个到不了的地方,一个凶人曹操鞭长莫及的所在。

6、所以吴起说“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7、说的是,尉氏县知县陆慎言的妻子朱氏很是“狡妒”,陆慎言对她言听计从,连县里的政事都听老婆定夺,当地吏民都称朱氏为“胭脂虎”。

8、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对百姓很宽松和气,深受吏民爱戴,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9、(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

10、“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等。

11、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4、庆历八年(1048),浙东路转运使禁盐,令吏民出钱购人捕盐,安石上书谏阻。

15、城降三日,吏民从服,孩儿老母,人口万数,一旦纵兵放火,居心何忍?汝系宗室子孙,尝居吏职,奈何亦为此残虐?仰视天,俯视地,未必相容,大非朕伐罪吊民的初意呢!

16、张纯又指使乌桓番王帅步骑五万,攻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

17、所谓“法为治具”,主要是指以法律作为君主手中治国御民的工具,成为吏民的“规矩绳墨”。

18、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

19、然后集合江夏吏民将士,全力去抢江陵,那里屯着荆州的大半军资钱粮,是荆襄八郡最重要的战略之地。

20、出为建安内史,视事期月,义师下次江州,遣宁朔将军刘諓之为郡,蒨帅吏民据郡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