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吏

词语解释
大吏[ dà lì ]
⒈ 指大官。
例督抚大吏争上符瑞。——《明史·海瑞传》
英local governor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大臣;大官。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諫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宋 苏洵 《上皇帝书》:“惟其大吏无所属,而莫为之长也,则课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课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齐。”
⒉ 称独当一面的地方官。
引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骆文忠公遗爱》:“骆公 督 四川,凡 滇、黔、陕、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⒊ 指部将。
引《孙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懟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曹操 注:“大吏,小将也。”
国语辞典
大吏[ dà lì ]
⒈ 大官。多称外省长官。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分字解释
※ "大吏"的意思解释、大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松筠是清代中期著名的边疆大吏、驻藏大臣,他对清王朝的边疆治理做出过较为卓著的贡献。
2、而且,他当上封疆大吏,底子是个捐来的道员,以捐班升任封疆大吏的,整个清朝就只有两人,一个是他,另一个则是因为电视剧而家喻户晓的李卫。
3、封疆大吏虽然是一地诸侯,起居八座,但守土有责,湖南局面败坏如斯,岂能不问其罪?
4、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农民暴动此伏彼起,烽火连天,许多封疆大吏,汉室权臣看到汉朝大势已去,纷纷行动,自图霸业,一场逐鹿天下的乱局再次出现.
5、在江南,只要是一张乌天石的名刺或一封八行书,下及七品知县,上至部分督抚这般从一品的封疆大吏,无不礼让三分。
6、且身为封疆大吏,必有经文纬武之才,博古通今之识,庶能不动声色,措置咸宜。
7、草莽英雄、边疆大吏,纷纷举事,意图霸业,一场中原逐鹿的乱局再次出现。
8、晚清重臣左宗棠,置身军旅,戎马倥偬,即便成为封疆大吏,仍然严格保持着勤俭朴实的家风。
9、我的祖太爷当初虽不是出将入相,但也属晚清的封疆大吏。
10、成为贡品之后,“地方大吏岁必采摘,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
11、他们从骨子里面把百姓视为臣民,把自己当做大吏,他们的执政动机,更多的是为一己政绩殚精竭虑,为相关的利益集团奔走呼号,为项上的顶戴花翎呕心沥血。
12、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
13、久而久之成了一个惯例,军机处一看督抚对两司下的是这样的考语,便知是请朝廷将两司调走,必如所请;因为封疆大吏的用人权是必须尊重的。
14、志主既有相国太尉、皇亲贵戚,又有藩镇大吏、刺史太守;既有处士名流、真观洞主,又有郡君夫人、宫娥才女。
15、那么,你将失去十年的省部级大吏运数,也即你这官做到厅局级就到头了。
16、且看琦善继其后主政广州,当有人来报告夷情时,他竟勃然而怒,“我不似林总督,以天朝大吏,终日刺探外洋情事”。
17、甚至本省大吏,拒而不纳,国家要政,任意要求,动辄捏写学堂全体空名,电达枢部,不考事理,肆口诋谌。
18、他家祖上曾经有人出任过封疆大吏.
19、白狼国伏燕州的行政督事,封疆大吏。
20、雍正二年(1724年)春至雍正三年(1725年)春,甘汝来出知广西太平府摄南宁府事,又升左江分巡道,广西按察使,一年四次迁升,最后官至封疆大吏—广西巡抚。
相关词语
- dà hóng dà lǜ大红大绿
- dà fēng dà làng大风大浪
- dà pán dà wǎn大盘大碗
- ā dà阿大
- dà hǎn dà jiào大喊大叫
- dà hǒu dà jiào大吼大叫
- dà jí大吉
- dà nèi大内
- dà dé大德
- dà mài大麦
- dà luó dà gǔ大锣大鼓
- dà chī dà hē大吃大喝
- dà chè dà wù大澈大悟
- dà yáo dà bǎi大摇大摆
- dà tán大谈
- dà dà liē liē大大咧咧
- dà dí大敌
- dà bēi大悲
- dà gē dà大哥大
- dà dà大大
- dōu lì都吏
- jiǎo lì狡吏
- dà lì大吏
- gān lì干吏
- cái lì才吏
- huá lì滑吏
- róng lì戎吏
- fáng lì防吏
- jí lì疾吏
- cóng lì从吏
- chá lì察吏
- jūn lì军吏
- lì bù吏部
- jiāng lì将吏
- ào lì傲吏
- fú lì符吏
- bù lì簿吏
- cái lì材吏
- àn lì案吏
- chún lì纯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