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

词语解释
儒冠[ rú guān ]
⒈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⒉ 借指儒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引《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⒉ 借指儒生。
引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国语辞典
儒冠[ rú guān ]
⒈ 儒者所戴的帽子。
引《史记·卷九七·郦生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⒉ 儒生。
引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分字解释
※ "儒冠"的意思解释、儒冠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年迈苍老的声音传来,一个白面儒冠的老者走了出来。
2、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3、此时,杨天正襟危坐在大堂前方的檀木太师椅上,目测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一双虎目闪射着光芒,头顶戴一顶青色儒冠。
4、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儒冠。
5、金麻革《密国公挽词》:人知尊帝胄,我但识儒冠。
6、我一个白面儒冠,又手无寸铁,怎敢和那几个黑脸大汉较真呢!
7、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8、胸中万卷,笔头千古,方信儒冠多误。
9、无论身处何处,无论顶着什么样的身份,那个笑容都没变过,那是那个青衣儒冠的年轻人在江南的秋风里给我的微笑,第一次看到这个笑容的时候,我就想,我一直在等的那个东西终于来了吧。谢楼南
10、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赵石的一生,注定是在杀戮和鲜血中前行。
1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
13、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14、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
相关词语
- kù rú酷儒
- jiù rú旧儒
- rú dào儒道
- rú shū儒输
- lǔ rú鲁儒
- rú jīn儒巾
- lǐ rú里儒
- míng rú名儒
- jiān rú兼儒
- bā rú八儒
- rú mén儒门
- rú gōng儒宫
- hóng rú鸿儒
- luó rú罗儒
- rú lín儒林
- hòu rú后儒
- rú jí儒籍
- rú shēng儒生
- rú shǐ儒史
- jū jū rú rú拘拘儒儒
- chǐ guān齿冠
- guān mào冠帽
- guān lǐ冠礼
- guān chán冠蝉
- cháo guān朝冠
- guān xiá冠霞
- nán guān南冠
- guān gài冠盖
- guó guān国冠
- guān yì冠轶
- guān suì冠岁
- rú guān儒冠
- guān shēn冠绅
- tí guàn鳀冠
- guān zān冠簪
- guān què冠雀
- bù guān布冠
- guān xù冠序
- guān shì冠事
- guān dài冠带